食管癌是全球防治效果最为突出的癌种之一,也是上海常见癌谱中下降明显的癌种,但其发病特征和危险因素正在悄然改变。
近20年来,正当食管癌负担大幅下降时,欧美等国的下降通道却进入了瓶颈。原来食管癌主要有鳞癌和腺癌2种病理类型,具有明显不同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食管鳞癌还在持续下降,但是腺癌的发病却迅速上升。
近日,上海疾控中心相关专家提醒广大市民,上海目前也出现了食管鳞癌还在持续下降,但是腺癌比例上升的趋势,与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西方化,超重和肥胖比例的增多不无关系。建议市民朋友们做到控烟、加强运动,饮食上注意营养均衡、食不过饱、少喝或不喝碳酸饮料。
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还指出:虽然食管癌的治疗效果不佳,在疾病早期也没有明显的症状体征,但是因症就诊仍相当重要。
食道癌的症状可能包括持续、多发的吞咽困难、胸部隐痛、体重减轻、声音嘶哑、咳嗽、呕吐、打嗝、胃酸反流和食管出血等,如果以上症状短期内频繁出现,不要犹豫,应立即就医。
食管鳞癌
好发于食管的中上部。最常见危险因素是烟草污染和酒精摄入,及其显著的联合作用。饮水和食物中的霉菌毒素(主要为互隔交链孢霉菌产生)、土壤中缺少钼元素、农作物中维生素C含量低、缺乏硝酸还原酶、新鲜蔬菜水果的缺乏、烫食快食和常吃腌咸食品的习惯等特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也是重要的致病原因。
食管腺癌
发生在食管的下1/3处,靠近胃。主要的致病原因是胃食管反流病和肥胖。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内容物,主要是胃酸,向上流入食管下部的疾病。这会刺激食管组织细胞变异,从而致癌。食管腺癌与胃食管反流病密切相关,尤其是持续时间长、症状严重时。
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会增加腹内压力,是导致和加剧胃酸反流的主要原因,从而进一步增加食管腺癌的风险。
西方国家尝试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包括阿司匹林和其他消炎镇痛药物)进行化学预防,但这增加了冠心病、心力衰竭、中风、胃肠出血和肾损伤的风险。他们还试用食管射频消融术,即使用微波加热,以破坏食管异常细胞来预防食管癌,但会产生食管狭窄和消化道出血等副作用。最关键的是,以上2项技术的预防效果还不如减重。
上海食管癌发病和死亡情况
视线回到上海,根据上海市疾控中心的癌症监测统计,食管癌在上海的癌谱中,发病排第14位,死亡排第8位。比对我国其他地区公布的同期数据,属于食管癌发病和死亡负担较低的地区。
可能正是因为上海的食管癌风险已相对较小,关注度和知晓率就明显不足。
在2020年“上海疾控”开展的《上海市居民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网络调查》中“食管癌最多见的首发症状”问题,仅有55%的网友正确选择了“吞咽困难”,在20道题中得分最低。
作者:吴春晓
编辑:张鹏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