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感染,全家都要治!说的就是幽门螺杆菌。
近日,连续两条热搜新闻提醒大家:如果家庭成员中有人检查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那么全家都要引起注意!
(1)一家4人查出幽门螺杆菌
日前,“一家4人查出幽门螺杆菌孩子疼得打滚”话题登上热搜榜单。
据河南卫视《大参考》节目报道,郑州6岁的明明(化名)因为哮喘急性发作在呼吸科治疗时,肚子突然出现一阵一阵的疼,疼得明明直打滚,医生经过仔细检查发现明明感染了幽门螺杆菌,胃部和肠道都出现了问题。
明明的妈妈表示,他们一家5口人,有4人先后被查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接诊的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小儿内科副主任王玉梅表示,幽门螺杆菌在儿童中的发病率没有成人的高,成人接触的人比较多,相互传染的风险也大一些,而儿童因为年纪小,抵抗力相对比较差,多数是家族聚集性感染的。
8月24日,“男子染幽门螺杆菌致全家老小阳性”的话题也成为热门话题。
据青岛广电《点时新闻》报道,近日,上海的孟先生体检发现幽门螺杆菌复阳。此前孟先生在四年前发现幽门螺杆菌阳性,随后全家老人孩子发现均被感染,并做根除治疗。
幽门螺杆菌最易传染一家人
根据《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仍达约50%,据此推算,约有一半国人感染幽门螺杆菌。
《中国居民家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防控和管理专家共识(2021年)》指出,家庭内传播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主要方式之一。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的途径主要由父母,尤其是母亲传播。
《共识》显示,我国25%~30%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道疾病,如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恶性肿瘤等。
此外,幽门螺杆菌感染还与多种胃肠道外疾病(如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自身免疫病、心血管病、脑血管病等)密切相关。
《共识》强调,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典型的家庭聚集特点。当父母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时,其子女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显著升高;配偶之间和同胞之间也存在传播现象。
因此,当一个人查出幽门螺杆菌阳性,最先影响的可能是自己的家人。
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杜奕奇2022年8月24日接受《点时新闻》采访时也提醒,多子女家庭,儿童数量越多,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几率越高。多代同住也会增高幽门螺杆菌阳性率。一人感染,全家都要警惕并检测。
另外,《共识》表示,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家庭成员始终是潜在的传染源,具有持续传播的可能性。
家里有这些习惯的最危险!
家人之间是如何相互感染的呢?
《共识》表示,家庭成员之间常见的感染途径包括共用餐具、共用食物、咀嚼食物喂食、亲吻、不良的卫生习惯等。
1. 一个盘子夹菜
北京东直门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李志红2013年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表示,多人一起吃饭,大家都从一个盘子夹菜,如果其中有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很容易使唾液中的幽门螺杆菌通过筷子传播到食物中,形成相互间的交叉感染。
2. 共用牙刷杯子
2012年发表在期刊《环境与健康杂志》上的一篇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在呕吐物中能够存活一段时间,甚至在24小时后,存活率仍能达到10%。而由于呕吐或反流,幽门螺杆菌也能在口腔中的唾液、牙龈、牙斑上存留。研究发现共用牙刷口杯也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3. 口对口喂食
很多成人和老年人可能已经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如果用嘴嚼碎食物喂给宝宝吃,会让幽门螺旋杆菌通过唾液传播给孩子,很容易引起感染。
4. 亲吻传播
唾液中可能存在幽门螺杆菌,配偶间也能够通过亲吻传播。
5. 不爱洗手
粪便、呕吐物中都可能存在幽门螺杆菌,因此患者用过的马桶很可能有细菌残留。如果上完厕所不洗手,很可能粘上幽门螺杆菌。
《共识》指出,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由于生活习惯相似、共用生活器具、密切接触等原因可能导致幽门螺杆菌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传播,这也是部分患者幽门螺杆治疗失败的原因之一。
四类人群要及时去筛查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消化内科主任王艳荣2020年接受今晚报采访时表示,有下列情况的人建议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
(1)有症状的患者,如果有上腹疼痛或不适、饭后饱胀、早饱等症状;
(2)有消化性溃疡病史,但从未接受过幽门螺杆菌检测和治疗的患者;
(3)有胃癌家族史或怀疑存在胃癌的患者;
(4)其他情况,如进行解热镇痛类药物治疗前,例如阿司匹林,特别是对于预期将连续使用解热镇痛类药物数周、数月或数年的患者,以及出现不明原因血小板减少、缺铁性贫血的患者,建议进行幽门螺杆菌筛查。
编辑:吴金娇
责任编辑:姜澎
题图:文汇报资料图
综合:健康时报、河南卫视《大参考》、青岛广电《点时新闻》、今晚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