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家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首批项目陆续启动,向脑科学最前沿领域发起重量级攻势。其中,由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心境障碍科彭代辉主任牵头的“抑郁症的前瞻性临床队列研究”重大项目之“真实世界的多中心、前瞻性抑郁症专病队列”项目近日正式启动。
该项目基于25家国内一流临床研究单位,基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神经影像平台、临床数据标准化嵌入式采集软件、多模态信息系统等国际领先平台设施,将建立多中心、规范化、标准化、大规模的专病队列,探索适合中国人群的抑郁症管理模式。
启动会上,作为牵头单位代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赵敏称,抑郁症的前瞻性临床队列研究重大项目对心境障碍的学科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期待未来几年各方团结合作,在高质量完成项目的同时带动心境障碍的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为我国精神医学的发展和脑计划做出积极贡献。
描绘疾病发展轨迹,探索管理模式
中国脑计划项目是一个15年的计划(2016-2030 年),前五年与中国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相符,更在第十四个五年计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地位,其中,围绕抑郁障碍的研究在国家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中占据重要比重。
据世卫组织报道,预计到2030年,抑郁症的疾病负担将跃升至第一位,中国最新精神卫生调查显示抑郁症的终身患病率为6.9%,目前中国有超过9500万的抑郁症患者,给社会、家庭及个人带来了沉重负担。
“抑郁症是一种异质性高的重性精神疾病,自杀风险高,复发率高。真实世界中抑郁症疾病发展轨迹仍不清楚,治疗方案复杂多样,何种治疗更为有效不得而知。本研究拟开展多中心、规范化、标准化、大规模的专病队列,覆盖抑郁症的各个阶段,描绘疾病发展轨迹,探索适合中国人群的抑郁症管理模式。”彭代辉介绍。
剖析疾病危险因素,预测远期结局
“脑计划可以说是21世纪最被关注的科学领域,从十三五到十四五的科技规划中都被列为重点科技前沿。彭代辉主任负责和开展的‘真实世界的多中心、前瞻性抑郁症专病队列’研究,对抑郁症这样一个的高异质性疾病意义重大,有可能突破抑郁症目前缺乏客观诊断和疗效预测标志物的瓶颈,让病人实现最大获益。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将大力支持该项目的开展,为抑郁症研究作出更大贡献,也为国家脑计划实施提供坚实支撑。”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王振说。
“时至今日,抑郁症治疗方案的选择主要依赖于医生主观经验,疗效预测和风险预警均缺乏客观的生物标志物。据此,本项目克服既往研究瓶颈,响应中国脑计划一体两翼战略,适应人工智能时代,转化应用人工智能的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算法,剖析疾病危险因素,构建模型并验证推广,弥补疾病远期结局预测的研究空白。”彭代辉介绍。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脑健康研究院院长徐一峰主持全国多中心专家对项目方案展开讨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徐天乐教授谈到,该研究拟开展多中心、规范化、标准化、大规模的专病队列,样本量大不等于大样本,标准化、质控尤为重要,建议设置数据汇集中心,同时,该课题执行时间长达5年,建议持续优化新指标,根据最新研究成果和热点实时更新,“预祝该项目顺利推进,突破现象发现本质的东西,揭示共性的规律。”
与会专家谈到,本项目的开展不仅有助于加快中国抑郁症的研究进程,更对认识脑、预防脑疾病等具有重要意义,预期能减轻患者、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产生重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作者:唐闻佳 周儒白
编辑:唐闻佳
责任编辑:樊丽萍
图:本报资料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