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是一名程序员,每天大部分时间对着电脑。让他困扰的是,每周五部门要开例会,所有人都要发言,这使他异常焦虑,一踏进会议室,就感到心跳加速,还没说话已经紧张得不行,轮到自己发言时,更是抬不起头,感觉所有人都在盯着自己……跟人打交道太紧张,是病吗?是病。
这种情况在医学上称为“社交恐惧症”“社交焦虑症”,是一种常见心理疾病,多起病于学龄前早期和青春期,病程呈慢性化,终生患病率为3%-7%。多数患者症状的开始与环境刺激相关,核心特征是显著而持续害怕在公众面前可能出现羞辱或尴尬的社交场合。
很多人会觉得在社交时会紧张,这都是社交恐惧症?并不是。尽管普通人在公众场合表演或被关注时也会感到紧张,但社交恐惧症的个体会表现出显著而持续的恐惧,当他们置身于社交情境时,会表现发抖、出汗、脸红、眩晕、心悸等,会因害怕其他人发现并嘲笑他们在社交场合中的表现而焦虑,从而避免社交互动。虽然他们会意识到这种恐惧是过分的或不合理的,并为此痛苦不堪,但大多数社交恐惧症患者不会寻求治疗,因为对他们而言,寻医这项行为本身就是一种社交情境。
也有人生来不善言辞,如何判断一个人只是内向,还是已患上社交恐惧症呢?
事实上,内向的人往往是安静、保守的,但不会过度放大外界批评,更不会过度受到外界评价影响。社交恐惧症的人则会感受到趋避冲突(即同时具有趋近和逃避心态)的困扰,他们既想和别人接触,又担心别人会对自己有负面评价。他们会有类似表达:“我想和别人接触,但我怕他们不喜欢我。”
社交恐惧症的行为表现可能是退缩或压抑,比如拒绝与他人交流,在团体活动里总是默不作声、待在角落;当然,也有少数人会走向另一个极端,他们滔滔不绝,以此掩饰内心的焦虑,或采取他人喜欢的方式来投人所好。
社交恐惧伴发的大量社交回避行为是影响他们社会功能的直接原因。很多人在面临害怕的环境时采取的对策就是回避,而一旦沉溺于回避行为带来的舒适感,会促使个体不断重复这样的行为方式,进一步损害社交能力和自信心,强化症状。因此,像鸵鸟一样“自埋”不会带来好处,社交恐惧一旦产生,如不治疗,可能长期存在,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焦虑症或抑郁症。
如何通过自助来摆脱社交恐惧?
第一,设定合理目标,不断尝试,不回避,对害怕的人或事,慢慢地去接触,这个过程可能漫长反复,但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第二,寻找适合自己的社交方式,比如说到了陌生场合,如果不善言谈,可以帮忙倒茶盛汤,或给在场的人拍照。
第三,把社交场合看作是一种挑战而非灾难,更多关注与他人交流的内容而不是自己身体的反应。
第四,不断积累经验,多看到自己的进步之处,多留意他人对自己的积极评价,增强自信。
若症状已严重影响生活,无法正常工作,要咨询专业的精神科医生及心理咨询师,早诊早治对康复非常关键。
如果已确诊为社交恐惧症,也不必过于担忧。总体看,社交恐惧症的治疗效果很好,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程序员小李在接受每周一次的认知行为心理治疗3个月后,症状明显改善,如今的他已摆脱社交恐惧困扰,可以在公司大会上作为代表发言。
作者:陈涵(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
责任编辑:唐闻佳
图:本报资料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