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定点医院华山医院宝山院区,普外科主治医师邵杰和同事们已经奋战了40多天。“眼下,我最开心的事就是看到一个个康复的病人安全顺利返回家中,给我发来‘报平安’的短信。”他说。
截至5月6日,这所定点医院外科210病区还有51个病人,其中21个病人超过70岁,年龄最大的93岁。尽管最近收治的病人数量和本轮疫情之初相比已有明显下降,但目前仍在院治疗和新收治的,大多伴有基础疾病且病情较重。“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我们一线医护不能有丝毫‘松劲’,必须咬紧牙关,打赢这场大上海保卫战。”邵杰说。
3月下旬,得知华山医院宝山院区即将转为集中隔离收治点,邵杰第一时间向医院提交了“请战书”:“当时我的想法很简单,我是男同志体力相对较好,又是一名党龄19年的老党员,这种时候理应冲在前面。”
早班6点多出门,傍晚5点多结束;中班下午2点多出门,凌晨12点回;夜班晚上10点多出门,早上9点回。3月24日起,邵杰就和同事们开启了“三班倒”的日子。
“从我第一次穿上大白进舱,似乎就一下子从‘外科医生’变成了‘全科医生’。”邵杰笑言,但随着华山医院宝山院区由集中隔离点转型为新冠收治定点医院,各类中、重症且伴随基础疾病的阳性感染者持续增多,邵杰也拿起了再熟悉不过的手术刀。不同的是,多了“大白”、防护眼镜、面屏等装备,他每次手术都要花更多的精力,更长的时间。四月上旬第一台手术,邵杰5点多下了早班就换好全套装备直奔手术室,一直到晚上9点多才收工。
而让他记忆犹新的,是4月11日晚8点到4月12日凌晨5点,普外科医生几乎全体出动,联合麻醉科、护理部、后勤保障部等部门,紧急组成两个团队,为两名有基础疾病的阳性感染重症患者开展紧急手术。在华山医院强大的多学科团队的支持和配合下,大家还是全力为患者争取生的机会。
结束了长达9小时的接力手术回到酒店后,邵杰刚休息不久就从医院的微信群看到紧急呼救:在他们入住的酒店门口,有一位手外伤的建筑工人疑似休克。当时,一位警察正想用摩托车将其送往医院,恰好看到下班返回酒店的医护人员班车,立即向他们求救。
邵杰随即戴上口罩下楼,二话不说便和同事一起抢救伤者。“那一刻,我们没有一个人想到自己有被感染的风险,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救死扶伤。”邵杰说,“伤者的桡动脉离断,情况十分危急。于是我们一边帮他止血,一边让同事到附近的医院去借来了补液设备,原地为病人实施院前急救,顺利地把他送上了随后赶来的救护车”。
4月21日,华山医院宝山院区开始对第一批入舱医护人员进行换防。考虑到当时舱内老年患者多,9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有二三十位,并且几乎都患有多种基础疾病,邵杰当即决定申请继续留在舱内值守:“老年病患是院内治疗的重点及难点之一。对于这些病人的情况,我们已经值守一段时间,相对比较熟悉,我留下来为新入舱的战友做好‘传帮带’,对这些病患早日康复更有利。”
作者:王星
编辑:王星
责任编辑:姜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图: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