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距开舱仅5天,城市足迹馆方舱医院196位患者迎来符合出院标准的日子。首批出院者将回到社区隔离点或者居家进行健康监测。
这标志着由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参与布局、设计的方舱医院已完成了患者入院到出院的全流程。基于国家疫病防治基地(上海)的基础和支撑,城市足迹馆方舱医院体现出了浓厚的中医药特色,从入院开始即进行中医药物与非药物治疗干预,促进了患者快速康复。
在黄浦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城市足迹馆方舱医院从建设之初到患者收治都处于一个冲刺的状态。时间紧、任务重,但从硬件设施、人员配备到生活用品,能为患者考虑的都尽力而为,这背后是工作人员的不眠不休、连续作战。
中医药在方舱,“一方一功”疗效强
患者的快速康复与中医药尽早、全程干预密切相关。作为国家疫病防治基地(上海),曙光医院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联合上海市新冠肺炎中医药救治专家组发布《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医药诊疗专家共识(2022 春季版)》。该共识结合时令及疫病的特点,为此次以轻型、无症状为主的新冠感染者的诊治提供了中医药方案。
曙光医疗队将共识和预防方案中的“一方一功”带到方舱。一方即共识中的荆银固表方,清热解毒、扶正祛邪;一功则是抗疫强身功”调畅气机、强身祛毒。
“一方一功”受到方舱患者的追捧,吸引中医粉丝众多,并为中医药治疗奥密克戎病毒、中医药抗击疫情的科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方舱里,有人孑然一身,有人拖家带口,陌生环境中,不乏有人陷入紧张、焦虑、悲伤等情绪中。《黄帝内经》中说:“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医疗队坚定不移地把中医的中药和非药物疗法,应用于治疗全过程,内外兼治,调养身体的同时畅情志。情绪是有传播和感染效应的,良好的群体情绪有增强集体抗御疾病的能力。
科学管理在方舱,规范有序人性化
面对方舱2300余床位的规模和迫在眉睫的任务,现代科学管理尤为重要。
刚进舱的短时间内,医疗队就当机立断引入患者腕带信息管理系统,对患者的信息、核酸采样信息等进行数据化管理。如果患者一次核酸检测呈现阴性,信息系统中的名牌即呈淡绿色,如果间隔24小时后第二次核酸也是阴性,名牌则呈深绿色,即说明患者符合出院标准。
科学管理提高了效率,也提升了应急状态的反应效能。虽说舱内以轻症、无症状者为主,但几天内也经历了两次抢救,一次上消化道出血、一次低血糖休克,在舱内人力、设备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团队迅速反应,协作机制启动,使患者的险境得以排除。
常规动作靠规范,应急情况靠协作。借助科学信息化管理,舱内舱外管理的协同及各“兵种”间的协作环环相扣,保障了方舱医院的高效运转。
科学管理之余,方舱内还处处体现人性化。舱内共三层,考虑到行动不便等因素,老年区被安排在一楼,舱内实行男女分区,根据病程长短、轻重再划分区域,并独立设置家庭区,让每一个人都感受到被照护的温暖。
支部建在方舱,立稳党建“主心骨”
曙光医院赴黄浦区足迹馆医疗队临时党总支第一时间成立。
党总支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就在方舱清洁区域会议室举行,临时党总支书记郝微微指出,党员要走在前、做在前、作表率,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既要从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爱护医疗队员,也要做好患者的关爱慰问,为救治增添暖色。各临时党支部要结合本支部特点创新方式,灵活开展特色举措,带头保证好隔离收治点的医疗安全,规范落实医疗服务各项流程,尽心尽力救治患者,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从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党总支到黄浦足迹馆临时党总支,目前已有21位队员被鼓舞、被感召,在抗疫一线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方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朝夕相处,互相帮助。患者里有电工、有电信工程师,他们主动承担起了舱内电力设备、信息维护的工作。志愿者帮忙发饭、打扫……一切都那么有序。
出院患者都收到了曙光医疗队特别准备的出院祝福,相信这段经历在他们的记忆里一定会带着温暖。
“能想到的、能做到的,我们都愿意帮患者做,我们大家同心抗疫,没有逾越不了的困难。”医疗队队长郝微微说。
作者:唐闻佳 张莎莎
编辑:唐闻佳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