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实施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首批“三区”划分名单公布。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相关规定,结合上海实际,按照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全市实施分区分类差异化防控。
身处防范区,居民就能放飞自我、跨区活动了?封控区、管控区如何才能“摇身”变为防控区?“十问十答”为你划重点。
问1:什么是防范区?
答:防范区是指近14天内无阳性感染者报告的居住小区、自然村或单位、场所,实行“强化社会面管控,严格限制人员聚集规模”。如防范区内出现阳性感染者,则调整为封控区。
根据初步筛查结果和风险研判情况,各区已划定第一批“三区”名单,其中封控区7624个、管控区2460个、防范区7565个。
问2:身处防范区,居民就能放飞自我、跨区活动了?
答:防范区居民可以走出小区大门。
考虑到当前本市阳性感染者数量仍处于高位,人员要减少流动,避免聚集。防范区内人员原则上在所在街镇范围内适当活动,不得流动到封控区和管控区,活动范围不要超出所在街道或乡镇。
问3:防范区居民是否可以正常上下班?
答:倡导居家办公,非必要不外出。
确需外出的,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规范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切实做到三件套、五还要,大家齐心协力,一起筑牢织密疫情防护网。
问4:居村委把好社区大门,要注意什么?
答:如果所住楼栋7天内无阳性感染者的前提下,疫情防控、城市运行保障等人员可凭工作证、单位证明、本人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向居村委会提出申请,加做一次抗原检测,结果为阴性的,可以放行。
问5:防范区居民要做哪些防护?
答:当前本市阳性感染者数量仍处于高位,市民依旧要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不松懈,不聚集,减少流动。
请防范区居民做好个人防护,做好防疫“三件套”、防护“五还要”。
问6:封控区如何才能转为防范区?
答:封控区是指近7天内有阳性感染者报告的居住小区、自然村或单位、场所,实施“7天封闭管理+7天居家健康监测”。
7天封闭管理和7天居家健康监测期间,无新增阳性感染者,且第13天区域内所有人员核酸检测均为阴性,解除封控,调整为防范区。
问7:管控区如何才能转为防范区?
答:管控区是指近7天内无阳性感染者报告的居住小区、自然村或单位、场所,实施“7天居家健康监测”,人不出小区、严禁聚集。
如7天居家健康监测期间无新增阳性感染者,且第6天区域内所有人员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则解除管控,调整为防范区。
问8:“三区”划分后,疫情防控、城市运行保障等人员如何加强防疫?
答:企业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做好每日两检,上午一次抗原检测,下午或晚上开展一次核酸检测;要加强人员培训,关心员工的每日健康状况,提供充足的个人防护物品。
快递、保安、保洁、保供等人员要坚持口罩、面屏、手套的防护三件套,天气渐渐热了,使用这些防护用品会有点闷热,但是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很重要,一定要防护到位。
问9:封控区、管控区居民如何就医?
答:对封控区、管控区内,因病就医等确需外出人员,经社区同意,要全程做好个人防护,落实闭环管理。倡导居民使用互联网医院就诊。
问10:无疫小区如何创建、怎么申请?
答:根据创建方案,凡近14天内无新增阳性感染者,且第13天区域内所有人员核酸检测均为阴性的居民小区,可申报创建无疫小区。无疫小区被认定后,如小区出现新增阳性感染者了,则取消认定。
作者:李晨琰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