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延续已有两年多,在广大民众和医务人员的不懈努力下,虽然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但国际疫情依旧在持续蔓延,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在疫情常态化防控状态下,人们的生活模式、工作状态、活动范围、社交距离受到不少影响,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疑病、恐惧、悲观、抑郁、熬夜、失眠、强迫等情绪和行为。
如何坦然面对这些问题呢?请收下来自“上海600号”的疫情防控心理锦囊吧。
“我正常吗?”
当心理状态或行为模式与平常不同时,多数人需要持续数天到一周才自我觉察,所以,通常问出此问题时,个人生活可能已受到明显影响。
这种状态大多属于应激常见反应,在心理调适的弹性范围内。只有当焦虑、失眠、行为反常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且持续存在,难以自我调整时,才可能归于“异常”范畴。
判断疫情下个体心理的正常与否,要从压力强度、平时个性、情绪行为变化程度及持续时间、生活受影响程度、应对有效性、社会支持网络等众多维度来考察。
最便捷的方式,就是通过专业机构提供的线上或线下评估(如自评问卷),获得较客观的结果。在评估同时,还可借助评估反馈的信息进行自我(或受专业指导下的)调适,改善心理状态。当然,在危机时刻,记得拨打上海市心理援助热线021-962525,电话的另一端总是有人在守候。
能走出心理阴霾吗?一定能!
疫情中的心理阴霾,最终都能随着疫情终结而消散。只是有人快些,有人慢些而已。
能较快走出心理阴霾的,通常拥有较多“保护因素”,而较少“风险因素”。
重要的保护因素包括:
-个性开朗、爱好广泛;
-生活、工作较为稳定;
-有较完整的社会支持网络,如和谐的家庭、友善的同事、亲密的朋友等;
-具备一定的健康(包括疫情)相关科学知识和应对心理困扰的技能;
-能便捷获得必要的心理支持或援助。
相反,疫情中主要的风险因素则有:
-平时具有焦虑、抑郁等倾向,或者身体健康状况不良;
-疫情前后生活、工作不稳定或者有变故;
-社会支持网络不健全;
-健康知识、心理应对知识或技能缺乏;
-大量暴露于负性刺激(如负面信息)中;
获得心理援助的资源不足。
两年的疫情“折腾”令我更坚强!
每个人一生中都有可能经历新冠肺炎这样的重大公卫事件,但这种经历也不会太多。所以一定要在经风雨、见彩虹后有所“得”。
从武汉疫情暴发开始,正值过年时分,气氛骤然紧张,大家不免彷徨,内心不安,赶紧准备柴米油盐,以及口罩、消毒液......那是一个异常安静的春节,一连几个月都在“减少出门”。
其实,人的态度和行状,一大半是由环境塑造的。
正是这次史无前例的疫情,让我们找到、并产生了史无前例的新想法和新进步。我们明白了面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坦诚、公开、尊重科学的重要;我们放下了“个人拙见”,开始全民抗疫、居家“战斗”,认识了团结、公德、守望相助、患难与共等都不是简单的口号,而是脚踏实地的耕耘;减少外出,让我们学会在互联网世界寻求生活的精彩;超长假期,让我们有机会体会到家庭和谐、亲人安好的价值,人际交往的不可或缺,也加深了对什么是“有意义的独处”的理解;我们的生活习惯也都在改变,最大的一个改变就是习惯了出门戴口罩......
一场疫情,让人们反思了很多事,大家变得更坚强,更努力,更关心家人,更愿意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我们身边太多人,都因为这场疫情对人生有了新的思考。
这就是成长!
还记得这两年我们是如何走过来的吗?从最初的惊慌失措到现在的从容应对,在科学的引领下,只要众志成城,人类的心理韧性就以最大限度发挥,也让我们在面对明天去拥抱新的生活时,更加从容和热情。
没经过苦难,如何理解日常;
没走过暗淡,如何珍惜光明。
何谓方得始终,只问初心在乎!
作者:谢斌(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书记)
编辑:唐闻佳
责任编辑:樊丽萍
图:本报资料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