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筛查、明确诊断、精准治疗、全程管理、暖心关爱,在世界肾脏日来临之际,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肾脏内科主任汪年松教授牵头发起“知识强肾三年计划”,将为患者提供肾脏全周期管理服务,构建医患互动、家属参与的慢性肾脏病全程防治体系。
如果在尿常规报告中出现“隐血+”“蛋白+”等阳性反应,或“微量白蛋白尿”指标有异常,就应引起重视。汪年松教授介绍,由于肾脏病起病隐匿,非常容易被忽略,一旦错过早期干预,病情可能会加速恶化,甚至确诊时就已是终末期肾病,无奈只能面对长期透析或进行肾移植手术。
“几乎每周出诊都会遇到‘拖延成疾’的病人,最普遍的就是把指标异常解读为是最近比较累或吃得不太注意,既没看专科医师,也没定期复查,往往是到身感出现不适症状时才想到就医。”汪年松教授说。
据统计,全世界每10人中就有1人患有慢性肾脏病,且慢性肾脏病导致的死亡率仍在逐年上升。在我国,慢性肾脏病患病率高达10.8%,患者总人数已超过1.4亿,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肿瘤一起成为威胁人民群众健康的常见重要疾病。
“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用药情况、饮食管理,我们已为近900位患者建立了慢性肾脏病管理档案,其中就有不少因为定期随访不规律、规范管理达标率低,本可延缓的病情迅速进展,最终过早进入透析阶段。”汪年松教授表示,慢性肾病在很大程度上可预防、可治疗,肾脏疾病的早期发现、精准治疗与针对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全病程管理至关重要。
今年围绕“健康强肾”的主题,汪年松教授牵头,联合上海及长三角50余家医院共同发起“知识强肾三年计划”,以“早期筛查、明确诊断、精准治疗、全程管理、暖心关爱”为重点开展工作。
根据“三年计划”,将通过在线义诊、名医科普直播、线上线下肾友会等形式,提升民众与慢性肾脏病的知晓率与预防,降低发病率;同时,依托现有医院--社区联动网络,加强慢病一体化管理,实现腹透技术向社区及护理院推广,给高龄患者群体带去帮助。此外,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将加强锻炼年轻医护能力,培养一支健康促进、肾病宣教的青年队伍。
作者:唐闻佳
编辑:唐闻佳
责任编辑:顾军
图:受访方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