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月12日),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院前急救云调度平台正式启用,本市院前急救调度平台在全国特大型城市中率先切割至电子政务云,智慧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主任张志锋介绍,刚过去的2021年,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一边抓疫情防控保障,一边推动改革发展,全年上海“120”电话接听数达到235.6万个,同比增加13.32%;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出车44.1万车次,同比增加16.04%;转运确诊患者386人次,转送疑似患者、隔离点就医人员及哨点医院发热患者1.46万人次;保障新冠疫苗临时接种点1.86万个班次。
面对快速增长的业务需求及疫情防控的巨大挑战,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实现了呼叫接听率与服务满足率双一百,“急救平均反应时间”仍然达到了12分钟以内的较好水平。
实训培训
2021年初,本市院前急救调度平台在全国特大型城市中率先切割至电子政务云,经过一年的不断调试与完善,系统试用平稳,效率大幅提升,并打造了五大平台:
一是全市“120”云调度平台,在提升安全性的同时,大幅提升调度的智慧化水平;
二是院前急救5G专网,同时在全国率先配置45辆5G负压救护车投入急救一线使用;
三是院前院内协同救治平台,通过生命体征实时采集传输与三方视频通话系统,实现“上车即入院”;
四是医保费用实时结算平台,实现了救护车医保费用移动结算,成为“为民办实事”的有效举措;
五是全市院前急救业务数据平台,在云端进行数据统计与运行分析,实现了全市院前急救一体化管理。
经过2021年的工作推进,上海院前急救数字化转型项目成功入选了工信部、国家卫健委“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项目”,截至2021年底,院前院内协同救治平台已覆盖全部市属设有急诊的医疗机构及部分区属医疗机构;急救车向医院传送信息及会诊交接16.8万次;急救车载医保实时结算4.7万次,超过前三年线下医保窗口急救服务结算总和。
开启“数智急救”新征程,2022年,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表示,将在继续提升科普与专业培训水平的同时,聚焦急救黄金四分钟,借助信息化手段建立急救志愿者调派系统,推动城市急救志愿者响应计划,探索院前急救与社会急救有效衔接与融合的城市急救新模式,启动“智慧急救”2.0版建设。
上海市医疗救中心院前急救实训中心、上海市院前急救科普文化基地、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急诊学科教学基地同日揭牌。上海市院前急救科普文化基地展示了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70年的发展历史,并嵌入互动性和相融性特点,打造多媒体沉浸式培训环境,能吸引非医学专业的普通群众学习。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急诊学科教学基地与市院前急救实训中心,作为专业培训基地,定制了模拟教学管理系统,通过情境渲染与实时生命体征模拟,有效提高院前急救人员的应急实战能力。
市卫健委主任邬惊雷称,当前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正深刻改变卫生健康服务和管理模式,迫切需要坚持“数智”驱动、融合发展。市医疗急救中心云调度平台启动,既是内在需要,也是必然要求,有助于发挥作用更大、提供保障更强、调度效率更高,让市民实实在在的感受到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实惠。院前急救实训中心的建立是促进“公众—院前—院内”应急救助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加强公共安全建设,提高全社会应急救援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
“希望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切实承担好建设主体责任,充分发挥院前急救科普基地的两项功能:一是深化专业规范化培训,要结合上海这座超大城市的需求特点,更好地提高院前急救人员的专业技能;二是强化公众科普功能,把急救知识辐射到更多、更广的人群中,推动公众急救知识的普及。”邬惊雷说。
作者:唐闻佳
摄影:唐闻佳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