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多亏周教授,感谢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和耳鼻喉科团队,我现在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吃饭了!”8月24日,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门诊复诊的许阿婆如是说。
70岁的许阿婆9年前进食时莫名感到喉咙里好像多了什么东西,吞咽时有恶心、异物感,一恶心还会有像舌头一样的东西吐到嘴巴外面来,医院检查后诊断为咽喉部位肿瘤。
为解决这个难题,她辗转就诊于多家医院的五官科、消化科、胸外科等,得到的答复是:需要行外科手术切开食管、气管,甚至喉切除才能摘除肿瘤,术前评估风险极高。考虑到许阿婆的年龄,一家人商量后决定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让病情好转,却使许阿婆从此与能吐出来的“舌头怪”朝夕相处,给正常吃饭、吞咽带来诸多不便。
随着时间推移,“舌头怪”的发作威力已不能通过药物保守治疗来缓解,苦恼与绝望中,一篇报纸上的医疗新闻让她眼前一亮,报道称“大国工匠”、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主任周平红教授于2020年12月成功救治了一名患食管巨瘤的患者。抱着希望,许阿婆慕名来到周平红教授门诊求助。
经检查,许阿婆下咽部巨大黏膜下的肿瘤已长至15厘米长,长满了整个食管管腔,肿瘤头端已糜烂,还在渗血!
“没问题,内镜手术可以切除!”在慎重考虑手术风险、预后和患者生活质量等综合因素后,周教授决定为许阿婆行内镜下肿瘤切除手术。
8月18日,在中山医院内镜中心手术室,周平红教授联合该院耳鼻喉科周旭副主任医师、麻醉科姚敏敏主治医师,以及护理等团队成员共同为许阿婆“保驾护航”,不到20分钟,便成功切除了困扰她近十年、长达15厘米的咽喉部位肿瘤。
刚被切除时,肿瘤由于重力作用快速滑到胃内,当周平红教授像钓鱼一样用圈套器将肿瘤从患者口腔中完整取出时,手术室响起了热烈掌声。
从肿物表面可见深凹溃疡,难以想象这个接近1两(48克)的“怪物”给患者带来多么严重的麻烦,如今,它已彻底被中山内镜团队清除了。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观察1天后便进食流质,2天后即出院。
周平红教授于2013年、2015年和2020年分别为患有16厘米、20厘米和30厘米食管肿瘤的患者行内镜下微创切除术,3名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
据悉,中山医院内镜中心联合医院耳鼻喉科等开展的咽喉肿瘤多学科团队(MDT)诊疗在全国尚属首次,在运用内镜技术治疗各类消化道疑难杂症方面不断取得突破,达到全国领先、世界前列水平。中山内镜每年接诊全球的患者14万余人次,每年实施手术量1.5万例,极大减少了患者内镜检查的痛苦和手术创伤。
作者:刘轶男 金晓璐 唐闻佳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姜澎
图源:张欣迪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