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党的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挖掘和传承卫生健康优秀红色基因,引导本市广大党员深刻把握卫生健康事业在服务全国、服务上海改革发展大局中的特殊使命,进一步增强光荣感、使命感、责任感,上海市卫健委、市医务工会和文汇报共同发起“同心向党,医心不改——我亲历的建党百年上海健康故事”访谈征文活动。
在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的道路上,一代代医务工作者接力传承、用实际行动诠释医者仁心和大爱无疆,为推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而做出了卓越贡献。
很多文字,读来动容。很多往事,历历在目。 回望上海卫生健康事业的“流金岁月”,其中涌现的很多 “上海智慧”“上海方案”,依旧值得记取、带来诸多启示。
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推进新时代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在建党百年之际磨砺更大使命担当激荡奋进力量,这里刊发此次征文活动的部分来稿,以飨读者。
胡善联:
聚光灯背后的隐形卫士,战“疫”烽烟中的中坚力量
从我国培养的首届公共卫生专业大学生到卫生防疫的实践者、卫生管理专业教育开拓者、药物经济学研究的探索者,再到卫生政策研究的坚守者……半个世纪以来,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胡善联始终是一名坚定的“公卫战士”。
在新冠疫情之前,或许很多人对“公共卫生”一词,还感到有些陌生。举个简单例子:马路上有颗钉子划伤了不少人,医护第一时间冲上前为他们包扎、治疗;但也有人默默想办法将钉子拔掉,保护后来者不再受伤。这群“拔钉子的人”便是聚光灯背后的隐形卫士,战“疫”烽烟中离不开的公卫力量。这也是胡善联坚定不移的初心——筑起城市坚不可摧的健康防线。
1957年,胡善联从上海第一医学院(现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公共卫生系毕业,是我国培养的首届公共卫生专业大学生,毕业后留校先后任流行病学教研室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
胡善联师从我国著名流行病学专家苏德隆,从事血吸虫病中间宿主钉螺的生态研究。上世纪70年代,国内传染病暴发,在病毒性肝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不明原因食物中毒等疾病防治的第一线,总能看到胡善联的身影。他深入现场,调查研究,探索疾病的暴发流行规律。
对胡善联而言,1988年上海食源性甲型病毒性肝炎大流行,是人生中的一场重要战“疫”。彼时,他与研究团队一起研究流行病起因与预防措施,发现生食毛蚶是主要的转播途径,研究团队深入江苏吕泗海区,用人工方法使毛蚶污染甲肝病毒,研究其排毒规律。他们的相关研究成果荣获国家卫生系统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研究团队被评为上海市“五一”劳动先进集体。
去年,新冠疫情暴发,年届耄耋的胡善联再度“披甲上阵”、建言献策,与众多公卫专家一起为全球抗疫开具中国“药方”。
卓越的全球城市,应该是健康城市。胡善联说,经过多年实践,上海健康城市建设已取得巨大成就。据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测算,2020年,上海沪籍人口平均期望寿命达到83.67岁,婴儿死亡率为2.66‰、孕产妇死亡率为3.66/10万,三大指标持续保持发达国家和地区领先水平。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认识到,上海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比例超过35%。与此同时,疾病谱、生态环境、生活方式等也在不断变化,“从‘以疾病为中心’到‘以健康为中心’,在健康城市的建设道路上,不是卫生部门一家“关起门来就能做好”,需要多部门的共同协调。”胡善联说,市民健康不仅需要医疗卫生作保障,健康环境、健康生活、健康教育乃至健康文化等皆不可或缺。这就需要,将健康融入万策。
每年,上海800多万户家庭都会收到一份健康礼包,这份礼包围绕健康“四大基石”展开——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礼包里有健康读本也有实物工具。作为政府实事工程,这项工作在上海已经坚持了整整十余年,一份礼包的背后往往凝聚着多个部门的合作与投入。
2020年4月,上海再度发布一条事关生活在这座城市每位市民福祉的重磅消息——上海要建设成为全球公共卫生体系最健全城市之一。上海“公共卫生建设20条”也随之出炉。在胡善联看来,这些举措释放出明晰的信号:上海即将推出“升级版”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属于公卫人的黄金时代来了,年轻人要勇于承担责任和使命,请不要辜负这个时代。”胡善联说。
巫善明:
打造固若金汤的战“疫”堡垒
脸上挂着和善的笑容,说起话来思路清晰,年过八旬的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教授巫善明精神矍铄。放不下对病人的牵挂,他依旧坚持每周四天,在位于虹口区的市公卫中心门诊部接诊慕名而来的患者。
与传染病防治事业打了一辈子交道,巫善明曾创建全国首家“产科肝病监护中心”(上海市产科肝病监护中心)、创建长江三角洲地区传染病医院协作中心和上海市传染病协作网。他参加了近代传染病三大经典战“疫”:1988年甲肝、1994年2号病(霍乱,烈性肠道传染病)、2003年“非典”,为热爱的传染病事业付出了毕生心血。
2003年,时年66岁的巫善明已从上海市传染病医院院长的位置退下来了,但“非典”来袭,他又承担起上海市非典防治专家组成员兼临床组组长的重要职责。畅谈这段刻骨铭心的记忆,巫善明的话匣子打开了。
“2003年3月,我在澳洲开会期间,突然接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打来的电话。”彼时,疫情尚未波及上海,但市政府高度重视,已然开始着手准备应对措施。经历过上海1988年甲肝流行和1994年“2号病”两次特大疫情,巫善明对“非典”并不恐惧,但他也感到此番疫情来势汹汹。
被列为定点医院后,市传染病医院立刻开始为应对“非典”筹备物资和人力,第一时间将住院部一楼、四楼的肝炎病人全部转移,将这里分别改为“非典”确诊和疑似病房,并要求所有护理人员分批转岗,保证病房24小时有医护人员值守。
在抗击“非典”的133天里,市传染病医院先后收治临床确诊病例7例、疑似病例53例、留院观察病例5例。令巫善明感动的是,“这绝非一家医院的战斗,整个上海医疗界都在全力支援我们”。每次会诊时,传染病医院的病房都可用“群英荟萃”形容。沪上最顶级的内科专家,如华山医院翁心华、中山医院钮善福、瑞金医院邓伟吾、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周新……只要一个电话,随叫随到。
巫善明感慨,“医护们奔赴的是没有硝烟的战场,最终,上海没有一位医护人员被感染,这是我们最值得骄傲的一件事。”也是从那时起,上海各大医院的发热门诊开始运转起来。
在一次次战“疫”中,上海不断健全传染病预警机制,由此留下的肝炎门诊、肠道门诊、发热门诊等,筑起疫情防控的一道道坚实防线。
2004年,有着90年历史的上海市传染病医院,整体搬迁至金山区,更名为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2020年,新冠疫情警报拉响的那一刻,市公卫中心全体公卫人毫无犹豫,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更有医护直言,“不计报酬、无论生死,自愿报名申请加入医院的应急任务……”
如今,市公卫中心已成为上海乃至长三角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桥头堡。“疫情就是命令!在抗击烈性传染病的战场上,从不缺公卫人的身影,我们的决心、信心、斗志始终在传承。”巫善明说,守卫上海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已经作为使命和担当,刻进了这里每个职工的骨子里。一代代公卫人,目标始终如一:啃别人不敢啃的“硬骨头”,打造固若金汤的战“疫”堡垒。
金春林:
医疗改革的初心就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正值“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百年岁月,上海卫生健康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医疗、医保、医药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市民看病就医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
回望上海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直言,这其中体现的“上海智慧”,展现的“上海方案”,有许多值得总结、长期坚持,蕴藏着诸多守护人民健康的重要启示。
1985年考入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后,金春林选择了一个相对冷门的专业——卫生管理专业。研究生阶段,他选择了医疗经济学方向。彼时,他的想法很简单:医疗服务有其经济特殊性,必须在公益和效益间追求平衡,这是个值得系统探索的研究领域。
1992年,完成学业的金春林进入上海市卫生局规财处。当时,整个医疗卫生系统面临的一个难题是医疗费用增长过快,“增长率很高,一度达到51%,许多患者面临医疗费用无法报销的窘境。”
如何破局?1994年,上海率先实施医疗费用“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政策。
“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解决‘看病贵’,关键是要挤出药品、耗材的价格水分,把有限的医疗费用‘花在刀刃上’。”金春林说,控制总量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要提高业务收入含金量,通过优化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拉开高技术含量、高难度风险项目与一般项目的价格差距。
如何实现?靠人才。以此为契机,上海设立医学发展基金,在全国率先启动学科人才建设计划,不断向医学学科和人才高地进军。政策实施几年后,成效显著,不仅减轻了社会和个人的医疗负担,也为上海职工医疗保险的顺利出台和平稳运行创造了条件,一批医疗技术人才竞相涌现。如今,上海已形成以临床医学中心和领军人才为龙头、重点学科和优秀学科带头人为骨干、优秀医学青年为基础的医学学科人才发展体系。
“上海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讲究‘顶天立地’。”金春林说,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上海在“建高地”的同时,不断“强基层”。2006年,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率先在松江创建南部院区,开创了市级医院远郊办医的先河,由此拉开上海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郊区,布局“5+3+1”医疗服务体系的序幕。与此同时,上海不断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加快全科医生培养步伐,推动部分二级医院向康复医院转型,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多样的就医需求。
在不断提升上海医疗服务能级的过程中,配套保障也在不断完善。上海在全国最早开展质控中心建设,为百姓健康医疗打造质量保障体系,已形成63个市质控中心、285个区质控小组、监管5000余家医疗机构。“通过全方位管理,上海医疗质量水平显著提高,质量安全事件发生率逐年下降,医疗质控‘上海体系’辐射全国。”金春林说。
上海也在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上海健康信息网”经多年探索优化,已建成“1+1+16”的市、区两级平台,即1个市平台、1个医联平台和16个区平台。共汇聚超过10亿份门急诊诊疗记录和超过1600万份出院病人的海量数据,成为国内第一个省级范围内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地区,极大推进医疗服务模式、健康管理模式转变。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必须将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健康始终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归宿。”从业29年,金春林始终坚信,医疗改革的初心就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让有限的卫生资源发挥最大效用,医疗卫生行业的变化发展要紧紧围绕大众的健康需求,让老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樊丽萍 唐闻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