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下午召开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市疾控中心主任付晨表示,健康影响评估制度是推进健康上海行动的核心制度,是促进“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重要手段。健康影响评估是对公共政策、规划项目、建设工程对公众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影响的措施,并进行跟踪监测评估的制度和方法。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发表《哥德堡共同声明》,倡导建立健康影响评估制度,并发布评估指南,指导各个国家开展评估工作。
去年,上海市疾控中心对健康影响评估制度进行了系统研究,形成了三方面研究成果。
一是理论体系,借鉴国际经验,总结上海已运行多年的卫生学评价模式,开展评估范围、评估内容、指标体系、评估机构、评估流程、组织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形成《管理办法》,建立了国内首个较为完整的健康影响评估理论体系。
二是技术方案,研制了《评估指南》和《指标体系》,评估指南明确了评估目标、评估原则、评估程序、评估方法等内容;指标体系提出了健康影响因素四大类、210个代表性指标和健康效应七大类、69个代表性指标。
三是开展试点,选取轨道交通15号线闵行区段工程项目开展试行评估,依据《评估指南》和《指标体系》,结合轨道交通特点,选定38个评估指标,从环境、社会与文化、经济与产业、生活方式等多维度系统分析,评估对周边居民、乘客及工作人员可能产生的健康影响,提出“加强接驳手段、改善步行环境、鼓励轨道出行以及科学规划车站建筑布局、改善通风系统设计、强化减震措施”等措施建议,得到建设方的认同和采纳,达到保护公众健康的目的。
关于如何推进健康影响评估制度实施,我们建议从“四个一”入手,即:
一个制度保障,以地方性法规或规范性文件或等形式将评估工作制度化,持续有效开展;
一套技术方法,在重大公共建设工程开展先行先试,进一步验证和完善评估指南、指标体系等技术文件;
一批评估机构,制订评估机构建设标准,发展一批具备相应技术能力的评估机构;
一批专家队伍,组建市区两级健康影响评估专家委员会,对评估工作进行指导,加强质量控制。希望通过健康影响评估制度的实施,更好地推进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助力健康上海建设,维护市民健康。
作者:李晨琰
摄影:李晨琰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