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没有肿大,双下肢没有明显水肿,心功能有好转,下肢回流正常。”简单查体过后,医生对病床上的小男孩,高兴地点了点头。
今天,对涛涛而言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接受搭桥手术的他马上就能拆线,明天就可以顺利出院回家了。
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川崎病将涛涛击倒。在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与安徽省儿童医院的联动下,这个安静乖巧的男孩与医护共克难关。他悄悄告诉记者,回家后想养一只小宠物,也想快快见见久未见面的小同学。对于帮助他的医护,小男孩表情认真,郑重说了句,“谢谢你们治好我的病!”
高热背后竟藏着险情
医生为涛涛查体时,他的父母默默站在一旁,眼中噙着泪花。就在今年春节前夕,涛涛毫无预兆突然发烧了。妈妈说,起初以为只是普通发热,不想经过对症治疗,情况没有丝毫好转。
高热持续一周后,涛涛整个人烧糊涂了,与此同时,其他病症相继发生,扁桃体炎、颈部淋巴结肿大,还有一个鲜明的症状——红眼睛。“孩子以前也得过发烧、皮疹,但从来没有久治不愈的情况。”病情来势汹汹,妈妈感到情况不妙,抱着孩子便赶往安徽省儿童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安徽医院)。
不料一系列检查过后,一纸诊断将这个家庭推向了万丈深渊。
原来,涛涛患上的是川崎病,高热只是疾病发出的一个信号,冠状动脉病变才是最严重的并发症。部分患儿可能发生冠状动脉瘤样扩张,进展为冠状动脉狭窄、阻塞,最终可导致心肌缺血、梗死甚至死亡。
不幸的是,心超检查显示,涛涛双侧冠状动脉均呈多发瘤样扩张。虽然经过两次积极的丙种球蛋白加激素治疗,涛涛的炎症仍不能完全终止,双侧冠状动脉呈进行性扩张,已进展成巨大冠脉瘤并伴有血栓形成。
“他是一个特别爱运动的小男孩,爱骑自行车,羽毛球我都打不过他,怎么突然成了这样。”看着往日里活泼好动的孩子如今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妈妈始终难以接受。
病情刚平稳挑战又至
面对复杂的疑难病症,安徽省儿童医院心内科医生第一时间便与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内科主任刘芳教授取得联系。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与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联动,连着一根网线,双方开启远程会诊。
经完善评估后,医生决定进行抗血栓与心肌保护治疗,涛涛的病情终于稳定下来,但急性期已经形成的多发巨大冠脉瘤,使其后续的抗血栓治疗依然艰辛。
病程两个月,复查结果显示涛涛的病情稳定。就在大家刚要舒口气时,涛涛突然在一个晚上出现呕吐,浑身冒冷汗,喘不过气。心电图和心超检查显示,孩子发生了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降低。
在刘芳远程指导下,当地医生奋力救治,两周后涛涛病情终于平稳。为了全面评估病情,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转运120一路呼啸,将涛涛转至复旦儿科上海总院。
入院仅3天,刘芳便为涛涛进行了冠脉造影。“孩子情况不妙。”刘芳说,涛涛的右冠状动脉已形成巨大冠脉瘤,瘤体内的血栓导致其远端完全闭塞。“供血仅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侧枝血管,但其左前降支也已形成巨大冠脉瘤,随时都有再发急性心肌梗死的风险”。
面对重重险情,涛涛等不了了!
将儿科优质医疗资源辐射长三角乃至全国
第一时间,复旦儿科心血管中心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诊治MDT团队启动讨论,包括心内科专家、儿科医院院长黄国英,儿科医院心外科主任贾兵、瑞金医院心外科教授赵强等在内的一众知名专家齐聚一堂,为涛涛探寻一条生路。
经过充分评估,团队决定为他实施冠脉搭桥手术。
4月30日上午,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救治团队顺利为涛涛施行了右胸廓内动脉与右冠状动脉中段的搭桥术及左前降支巨大冠脉瘤的成形术。精心照护下,涛涛术后恢复顺利,目前冠脉血供良好,心脏大小和功能都已恢复正常。
黄国英告诉记者,此次复杂病例的成功救治离不开儿科医院与区域医疗中心的联动。将儿科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辐射至长三角乃至全国,近年来,儿科医院做了许多努力。
“目前,我们已与安徽省儿童医院、海南省儿童医院、厦门市儿童医院联动,打造儿科医院分中心,选派多个专科团队在分院指导带教。”黄国英说,以川崎病救治为例,儿科医院的“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多学科诊疗团队”已成为全国川崎病协作网各单位的坚强后盾,提高了当地医生川崎病诊治以及冠状动脉病变长期管理的水平。
妈妈告诉记者, 涛涛的生命得以延续还凝聚了社会爱心人士的爱, 在一家人无力支付治疗费用的艰难时刻,“川崎病慈善基金”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帮一家人解除经济上的后顾之忧。据悉,该基金已在复旦儿科运行10余年,帮助了近百名患儿。
即将踏上回家的旅程,妈妈说,一家人永远忘不了上海医务人员的恩情,“上海医生太牛了!”
作者:李晨琰
责任编辑:樊丽萍
图源:李晨琰摄及医院供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