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这样的疑问,人在劳累状态下,应该是吃不好睡不香,最终“沉迷工作,日渐消瘦”才对,为什么现实中却恰恰相反,又忙又累的人往往肚腩渐起,大腹便便。
劳累往往伴随着过大的压力。不论生活还是学业上的重压都会让人心情烦躁、精神紧张,压力大时的暴饮暴食更是屡见不鲜。有数据显示,年轻一代里发生压力肥胖者居多,其中男性通常在30岁以后,女性在25岁前后。
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压力与肥胖的那些事。
1
研究表明
压力与肥胖呈正相关
一项由伦敦大学医学院主持的长达19年的课题研究显示,人们的工作压力和肥胖的可能性完全呈正比[2]。
在这项课题研究中共有6895名男性和3413名女性参加,参与者年龄介于35岁-55岁。参与者在研究期间共提交了3次有关压力的调查问卷。
结果发现,在这3次调查中压力越大的参与者肥胖率越高。
与从未感觉有压力的参与者相比,有1次、2次和3次感觉“压力过大”的参与者,其肥胖的可能性分别增加了17%、24%和73%。
2
皮质醇
肥胖的『万恶之源』
在长期经受压力的情况下,生理和心理上都会受到不同程度上的“压迫”,打破了身体原有的激素平衡,被称为“压力荷尔蒙”的皮质醇会过多分泌。
少量的皮质醇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的影响,但由于压力是长时间的,身体会慢慢“耐受”不同程度的压力,对皮质醇的“容忍底线”被不断刷新。
因此,如果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下,皮质醇就会不断地持续分泌,导致浓度过高。
高浓度的皮质醇会刺激食欲,造成胰岛素浓度的升高,而由于胰岛素控制着血糖水平,胰岛素浓度的升高就意味着血糖浓度会被降低。
血糖降低后,就导致人们本能地想要为身体补充糖分,也就产生了过度的食欲,对高糖、高卡路里食物的过度渴望。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感到压力大时,会不由自主地想吃高糖高热量的食物,并从中感到“治愈”,其实很多人都是通过这种方式释放压力的。
虽然这些“治愈”的食物可以暂时缓解压力,但是却反而强化了食用这种食物的欲望。
长此以往会养成难以改变的习惯,致使自己每当处在这种情况时,就会遵循已养成的习惯,下意识地选择和寻找类似的食物来“治愈”。长期循环下去,体重想不增加都难。
同时,过多的皮质醇还会激活脂蛋白脂肪酶(LPL),这是一种负责沉积和储存脂肪的酶。有研究人员发现,高浓度的皮质醇与腹部脂肪堆积(脂肪分布在躯体中段)呈正相关的关联性。
3
压力导致的肥胖
女性更容易『中招』
由于女性对自身的关注更强烈,所以一旦通过吃高糖高热量食物来缓解压力时,就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身体变胖后痛苦的自责,自责又在无形中加重了压力,压力大的时候再次寻求食物的慰藉,吃过东西后又会陷入自责当中…
同时女性压力的产生也与其年龄有很大关系,不同年龄面临的情况有所不同,压力也会有大小程度的变化。
尤其女性更容易出现职业危机、容貌衰老等压力:可能20岁左右面临的是情感压力;30岁左右面临的是来自孩子的压力;40岁左右面临的是职业或衰老的压力等等,随着年龄增长、扮演的社会角色越来越多,压力也随着“越变越大”。
4
快乐激素
可以简单『吃』出来
其实想要对抗压力,有种可以让人快乐的激素可以“吃出来”。血清素(5-羟色胺)能够让人情绪舒缓、感觉良好,提升幸福感。想要促进血清素的合成和分泌,就需要多摄入含色氨酸、镁、锌等营养物质的食物。
色氨酸:
通常来讲,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中都含有不少色氨酸,如大豆、鸡蛋和鸡肉、金枪鱼等
镁元素:
坚果、粗粮、燕麦片等食物富含人体可吸收的镁元素,燕麦片还含有少量色氨酸
锌元素:
红色肉类、贝类富含锌元素,其中,牛肉的脂肪含量低,是“红肉”的首推之选
合理多样地摄入这些食物,既可以增强血清素的合成,对抗压力,同时还不会造成肥胖,一举两得。
除了饮食,适当锻炼也可以有效缓解压力。无论工作多忙,都别忘了动一动。应尽量做到每隔一个小时就起来活动一下,倒杯水、上个厕所、在工位旁做个拉伸都可以。多走路,少坐电梯,化零为整地运动起来。运动不仅可以促进内啡肽*的分泌,缓解紧张情绪和压力,还可以让肌肉合成更多肌纤维,降低体脂率。
[注释]内啡肽:亦称安多芬或脑内啡,是一种内成性(脑下垂体分泌)的类吗啡生物化学合成物激素。它是由脑下垂体和脊椎动物的丘脑下部所分泌的氨基化合物(肽) 。它能与吗啡受体结合,产生跟吗啡、鸦片剂一样的止痛效果和欣快感。
下班后或者周末可以坚持做30分钟左右的中高强度有氧运动,每周坚持3-5次,如骑行、游泳、适当快跑、篮球、足球等。
编辑:吴金娇
责任编辑:姜澎
来源:华为运动与健康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