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惠川教授
近日,罗氏肿瘤免疫创新药物阿替利珠单抗(泰圣奇)联合贝伐珠单抗(“T+A”联合疗法)经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优先审评审批,已在中国正式获批用于治疗既往未接受过系统治疗的不可切除肝细胞癌(HCC)患者。
目前,“T+A”方案已在全球多个地区举办肝癌适应证的上市发布,新年伊始,上海也将迎来“T+A”方案的深度推开。该联合方案是中国首个、且目前唯一获批用于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HCC)的一线免疫联合方案,打破了长期单药治疗的僵局,开启了中国肝癌的免疫联合治疗新时代。
经十多年研发,肝癌领域终于有了新的药物
原发性肝癌在中国是第4位的常见恶性肿瘤和第2位的肿瘤致死病因。中国人口仅占全球的18.4%,但每年肝癌新发病例占全球的55.4%,死亡病例占全球的53.9%,相当于每天有超过1000位患者被确诊罹患肝癌,其中肝细胞癌(HCC)占85%-90%。当前,中国肝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12%,人民的生命和健康正遭受肝癌的严重威胁。
“中国肝癌病人跟国外肝癌病人相比,中晚期病人比较多,真正适合手术切除,就是适合根治性切除的病人大概只有20%-30%。”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肿瘤外科副主任孙惠川教授告诉记者,以往晚期病人治疗主要依赖索拉非尼,它的出现也把肝癌治疗向前推了一步,但随着应用推进,疗效还有提高的空间。
“经过十多年的研发,肝癌领域终于有了新的药物。”孙惠川教授提及的,即是肿瘤免疫创新药物阿替利珠单抗及其引领的“T+A”联合治疗方案。
研究数据显示,这是第一个获得比较强有力证据的新方案,证明其在延长病人生命方面,较索拉非尼,可显著降低死亡风险42%,显著降低肿瘤进展风险41%;在提高病人生存质量方面,“T+A”也获得了索拉非尼比对照组更优的结果,能延缓患者生活质量发生恶化的时间、机体功能和角色功能发生恶化的时间。
基于这些实验结果,我国批准了这个药物进入肝癌的一线治疗。
大多数中国肝癌患者首次诊断时已是中晚期
孙惠川教授同时谈到,中国肝癌诊治挑战除了病人群体大之外,病情严重程度亦十分严峻,大多数中国肝癌患者首次诊断时已是中晚期,生存率低。
“与欧美国家肝癌发病情况不同的是,中国约77%的肝癌源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且具有基础肝病,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治疗棘手,预后恶劣等特点。”孙惠川教授分析。
我国研究调查也印证了这一观察:大多数肝癌患者在初步诊断时即为中晚期,失去根治性手术机会;即使是根治性手术治疗,5年内仍有60%-70%病人出现转移和复发,肝癌的高复发转移特性是影响患者长期生存的主要原因。
孙惠川教授在不同场合呼吁肝癌的早期诊断与体检筛查的普及,包括开展面向高危人群的准确定位和定期复查,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背景人群、肝癌家族史、长期酗酒者均为高危人群。
“对我们医生来说,即使不是专门诊治肝癌的医生,也应该有这方面的意识,看到病人是高危人群留心加一个诊断肝癌的检查,抽血或做B超可以帮助病人早期发现肝癌。要教育具有高危因素的病人主动体检,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任。”孙惠川教授说。
中国肝癌病人年龄在变大,这是好事!
除提倡肝癌的早诊早治,中晚期肝癌绝非“无路可走”。当前,中晚期肝癌治疗通过多学科诊疗团队(MDT)制定合理治疗方法,对肝癌患者进行全病程管理,积累了我国的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提升患者的生存期与生存质量。
据介绍,肝癌现有的治疗方法众多,包括外科手术、血管性介入、局部治疗(如射频、微波、冷冻等消融治疗)、生物治疗、靶向药物治疗、化疗、放疗、中医中药等。然而,仅依靠单一手段治疗能取得的疗效已进入“平台期”,很难再进一步获得明显进步。肝癌多学科诊疗(MDT)团队的建立,可为肝癌患者提供最佳的个体化诊疗方案及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在肝癌MDT多种治疗方式中,外科手术依然是肝癌首选治疗方法,积极的术后治疗可以改善预后以及延长生存。预防性介入治疗、抗病毒治疗、免疫治疗、检测外周血CTC等方式都会对患者的复发转移带来影响。
令人振奋的是,中国肝癌病人年龄在慢慢变大。孙惠川教授告诉记者,20年前,中国肝癌病人诊断的平均年龄是50岁左右,日本是70岁左右。现在,我国肝癌病人诊断的平均年龄变成了55岁左右,这跟很多因素相关,比如越来越多的肝炎病人使用抗病毒治疗,这就延缓了肝癌的发生;现在饮食当中污染物的摄入也减少了,以前可能需要暴露20年,现在为了达到一定量,可能要暴露25年或30年,所以肝癌患者确诊的年龄在增大,这是一件好事!
治疗手段的进步、多元也给了生命更多可能。作为一种创新的癌症免疫治疗方法,泰圣奇有望作为联合治疗的基础用药,与其他免疫疗法、靶向药物和各种化疗药联合用于治疗多种癌症。孙惠川教授注意到,未来“T+A”方案还有更多的潜力和拓展空间,比如早期病人手术以后,使用这个药物是不是能够减少复发、延长生存。还有就是转化治疗,不能进行手术切除的病人能不能通过这个药物去做转化,转化之后进行手术切除的病人是不是能够获益,这些都是未来值得探索的方向。
作者:唐闻佳
编辑:王星
责任编辑:顾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