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很奇妙,疫情让我们遇到了这件事,却也让我们收获了其他很多东西。”王阿姨,一名上海退休老人,刚经历了一场手术,正住在浦东医院。
今天(12月5日)零时,浦东医院解除闭环管理,将全面恢复日常医疗服务情况。一座大型综合性公立医院闭环管理,在上海还是首次,回首这14天,王阿姨说“这辈子不会遇到第二回了,难忘”。
01
被推出手术室50小时后,传来医护要去隔离的消息
“我是动迁来浦东的,原来华山医院这些市中心医院跑得多,搬来浦东后,大部分毛病就在家附近的浦东医院解决了。”王阿姨说话温柔,但思路特别清晰,她向记者补充:今年浦东医院“升三”(三级医院)了,“这家医院很多医生跟华山医院还有交流,会分析讨论病情,在这看病安心。”
11月18日,王阿姨即将在浦东医院接受一台肠癌手术。肿瘤手术并非小手术,王阿姨深深记得这一天,从麻药中苏醒恢复过来的她被推出了手术室。
“醒醒哦,手术做好啦。”王阿姨的耳旁传来护士的声音,麻药劲还没完全过去的她就记得问了一句:“护士小姐,现在几点钟啦?”“晚上7点啦。”王阿姨记住了这个时间,人生第一次这么大的手术,对她来说是一个“纪念日”。
她以为“一切结束了”,没想到,一切才刚开始。
“消息最初是从微信业主群传来的,说浦东医院有人确诊新冠了,小区有人还骑着电瓶车来浦东医院看情况,拍了视频发在业主群。”当时的王阿姨,刚做完手术,“跟烂泥一样瘫在床上”。
病来如山倒。时间倒回11月初,王阿姨在浦东医院门诊检查时发现肾脏、结肠都有问题,经医生团队几次讨论认为,主要问题是结肠,结合肠镜、病理等检查,怀疑是肿瘤,需手术治疗。
11月5日,原本就已预约了第二天住院手术治疗的王阿姨在家里还遭遇了一次“险情”——喷射状的便血。“我想本来就要去住院了,但后来才知道,还是挺严重的,需要紧急处理的。”原来,饱受肠道顽疾困扰20多年的她,早已“久病成医”,那天在热心邻居的陪伴下,打车到浦东医院。
“真正到医院时,腿都软了,医生后来告诉我:以后遇到这个情况,要打120来,自己来太危险了。”王阿姨记得,当天就住院了,由于全身情况糟糕,手术前的日子里,诊疗团队还不断给她调理,做好术前准备。
“补铁、补钾,补充各种营养,输血……”王阿姨本以为手术后,快要“历劫”结束了,结果11月20日消息传来:医院有一名护士确诊了,她所在病区的医生护士们属于密切接触者,要去隔离了。
“本来约好的‘一对一’照顾我的护工也要去隔离了,这对我来说真是当头一棒。”王阿姨深深记得当时的自己:“插着吸氧管、胃管、引流导尿管、造口管……全身上下,只有脑瓜子可以动。”
“临时调派来的其他病区的护士,能照顾好我吗”“我可以挺过去吗”,一个个问题盘踞在王阿姨的脑海里,此时距离她被推出手术室仅仅50个小时后。她说当时的自己就两个字可以形容:忐忑。
02
生命中最无力的14天,也是最温暖的14天
病区里前来照顾他们的医护都是“生面孔”,但王阿姨却不完全觉得陌生。原来,她的开刀医生王廷峰临走前给他们几个病人留了微信,接下来的日子里,尽管在隔离观察中,王医生通过手机指导王阿姨手术后的注意事项。
“我真的很感谢这些医生,比如王医生,每天关心我的病情,通过手机微信来指导我,一开始我没有尿,靠导尿管,但还是很焦急,我不可能一辈子靠着它,王医生就耐心教我如何控制尿袋,帮助我之后的顺利恢复。”王阿姨的手机里,王医生叮嘱最多的还有“翻身”。
原来,手术后的病人最忌卧床不动,长期卧床会增加术后肺部感染,也可能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一系列术后感染可能由此滋生,也不利于王阿姨这类患者的肠功能恢复。但常人难以想象,这个简单的动作对有些病人来说有多么难。
“手术后刚开始的是,连拿起一个手机的力气都没有啊。”王阿姨难以忘记在唐舒亚护士长的带领下,三四个护士每天齐力帮助她翻身的场景,“我就如同一个瘫痪的人,照顾我需要花费的精力是别人的几倍。”
刚做完手术,王阿姨依旧很虚弱,补铁、补钾,补充营养,她自言是“一个样样缺的病人”,几乎需要24小时吊盐水,完全靠外力补充身体所需的各类营养素,“护士们一大袋一大袋地给我换上,白天黑夜地照顾着”。
能不能起来坐一会儿了?护士尝试着把她的小床摇高一点,王阿姨刚尝试着自己坐起来,一下双眼一抹黑,眩晕,赶紧躺下……第五天、第八天、第十天,就这样一点点尝试,这个羸弱的生命终于满满有了自己的活力。
“前天,我终于可以自己坐起来了,昨天,输液变成了三小袋。”王阿姨开心地说。仿佛自己可以坐在床沿边,已经是“大进步”。坐起来了,昨天,输液变成了三小袋。”王阿姨开心地说。仿佛自己可以坐在床沿边,已经是“大进步”。
有了力气,恢复了生气,她还会跟护士们开起玩笑。小护士们嘀咕:我们好苦好累啊。王阿姨说:“我看看你们一个个多么鲜活呀,还有累、还有苦的资格,我也想累、想苦,都没有力气。”
年轻的姑娘们听了,一个个笑了。
“将心比心,我们的距离就这样一点点拉近了。王阿姨说,这是她生命里最无力的14天,也是生命里最温暖的14天。
03
闭环管理结束首日清晨,一份“大惊喜”出现在病区
今天(5日),浦东医院终于顺利结束了14天的闭环管理。一早,许多人忙着“回家”,而也就是这个清晨,依旧需要住院的王阿姨和病友们迎来了一份特别的礼物。
“当时我正在病区里晒着太阳,医生护士们在忙着交接,他们圆满完成了任务,很辛苦。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熟悉的声音,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了——王医生来了!”王阿姨记得,王廷峰医生原本要周日查房,医院也要到工作日全面恢复门诊,没想到王医生一解除隔离就来病房看病人。
“他说是不放心我们,那一刻的温暖,真的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医者父母心,那一刻我体会到了。”王阿姨握着王医生的手久久不放,“你看,我被照顾得这么好,你回来了,我会更好的。”
王阿姨说,这是医生给病区患者们的“大惊喜”,“只有自己生过病、生过大病的人可以体会,这种凡人之间就可以传递的温暖力量。”
王阿姨说话温柔,却是一个坚强的人。1995年的春天,她就被诊断出全结肠溃疡病,医生就说了一句:回家想吃什么,吃什么。她听懂了。
这25年,她尝试了各种治疗,走了各种医院,用她的话说,“十八般武器”都用了,这25年的人生是“多挣出来”。“由于住院太多次,连医生都夸我,是最会当病人的病人。”王阿姨很感慨,自己属于医院的“老户头”了,但此前无数次住院,都没有这次印象深刻。
“人们总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有血缘关系的照顾家人也会烦,也会累,还不专业,所以我真心感谢这里的医务人员,正是依靠他们,一点点扶起了我。”王阿姨很欣喜地说,昨晚她在手术后第一次独立上了厕所,自己走的这一点点路,对她来说却如同里程碑式的跨越,兴奋难以名状。
王阿姨说,这14天要感谢很多人,除了王医生,还有唐舒亚护士长,护士朱雪珂、周倩,邢丽婷等,“我不知道冥冥中是否有安排,他们今天要解除隔离了,我的这份恢复是对他们所有这14天辛苦付出的最好回报。”
12月3日,医院内的4700多人全部经过5次核酸检测,结果全部是阴性,无一感染,彻底阻断了这一次猝不及防的疫情。
12月5日零时,浦东医院解除闭环管理,清晨回到外三病区的护士长倪燕婷忙着交接,她说,“14天里发生了太多事。”
确实,王阿姨的故事是14天里发生在这家医院里的一个小小的缩影,医患之间的故事,还在温暖上演着。
作者:唐闻佳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图来源:浦东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