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的苗族少年小文,在跑出学校宿舍时意外摔倒,小腿轻微撞伤。起初以为只是小磕小碰,没想到右小腿很快出现大面积溃烂,然后小腿胫骨完全“黑化”,进而整根胫骨都脱落了,血肉外露,不忍卒看。这个突如其来的“怪病”让小文无法行走,卧床近4年,消耗了美好的少年时光,也让整个家庭陷入漫漫求医路。
卧床4年如噩梦 少年轻轻一摔险截肢
“当时跑得太快,右边小腿撞到宿舍门口的铁门槛上,摔倒了。”来自贵州山区的苗族少年小文回忆道,伤口并没有明显流血,但当天晚上右小腿出现肿痛,还伴随着全身发热。
第二天到县医院检查发现骨头无异常,而病情却急转直下,他的整条右小腿越来越肿,脚踝处出现一个大水泡,很快就不能下地走路了。医生一再劝说要进行手术,但因经济问题,小文一家决定采用敷草药的“土方法”。
不久,小文脚踝处的水泡出现破溃,并往小腿上蔓延,“一个月都没到,整条小腿的正面全都烂了”,小文想起来还会害怕得发抖。
于是父母又把他带到贵阳的医院检查。医生诊断小文是慢性骨髓炎,为了避免出现全身感染,危及生命,建议截除右小腿。他整条右小腿皮肤溃烂、流脓,伴随胫前大部分皮肤坏死、缺如、骨质外露,还散发着明显的恶臭。
面临重大抉择,他们又打起了退堂鼓。随着小腿烂得越来越严重,周边医院甚至都不敢为小文截肢。
发病4年来,小文拖着一条烂腿,没办法自主走路,大部分时间只能卧床,打发空洞无聊的时光。
更为惊悚的是,小文的整根右胫骨逐渐变黑、坏死。不久后,右胫骨竟然完全脱落了,小腿几乎失去支撑,只剩一坨烂肉挂在那里。同时,小腿溃烂的腐肉竟有一些愈合的迹象。这时家人才考虑让他到医院做截肢手术。
不幸中的万幸,当地医院再次查看后,认为小文应该可以保肢,就把他推荐到广东省级医院治疗。
外科医生巧用骨搬移技术 “无中生有”长出新腿
医生发现患者的小腿已长出一些皮肉,但仍可见大面积的皮肉溃烂。特别是右侧胫骨坏死缺失,完全没有办法走路,右脚异常肿胀,还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畸形。这样严重的情况并不多见。
对于胫骨骨髓炎伴长段骨缺损的治疗,如果使用传统的手术方法,复发概率较大,易出现肢体不等长和骨不连等并发症,治疗效果不甚理想。
经过一番研究,医生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如果要让小文重新站起来,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自身再“长出”一根胫骨!
经过医生团队近12个月的治疗,前后总共经历两次手术,小文的右胫骨竟然“无中生有”长了出来,脚踝部的肿胀情况也明显改善。
看着他不用拐杖就能站立,逐步可以无外力支撑而用双脚行走,小文的妈妈在一旁笑开了怀。痊愈之后,医生给他拆掉了外固定架,小文也可以不依靠支架自己行走了。
一年后,医生进行跟踪随访发现,小文已经基本可以正常走路了,看上去跟其他健康人没什么两样。
从14岁突然发病,到现在20岁基本康复,小文终于可以自信走在阳光下。
专家提醒:青少年四肢莫名红肿胀痛,警惕急性骨髓炎
这种让小文卧床4年,险些截肢甚至要付出生命代价的疾病,叫做慢性骨髓炎。而这个病一般是由急性骨髓炎发展来的。
急性骨髓炎由于化脓菌进入血流引起,常见病灶为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炎、疖等,致病菌常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扭伤和挫伤等所致局部组织损伤,是骨髓炎发生的主要诱因。主要病理变化为骨质破坏与死骨形成,严重病例的骨质内、外面都浸泡在脓液中,失去血供,形成大片死骨。
急性骨髓炎多见于12岁以下儿童,10岁以下占70%,常病发于胫骨上段和股骨下段,其次为肱骨和髂骨,发病前往往有外伤病史。这可能与儿童运动较多,容易出现微小创伤诱发细菌入血有关。
急性骨髓炎的特点是发病急,出现高热、寒颤和骨头局部的红肿、疼痛,治疗其实不算难,只要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治疗,经过抗生素及手术引流治疗,炎症都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如果任由其转变为慢性骨髓炎,则会有死骨形成。小文的情况之所以如此严重,与早期没有得到规范有效及时的治疗有关。盲信草药,也让他错失了治疗良机。
当儿童出现无故跛行或行走困难、发热、局部触痛,或伴有骨髓炎局部的红肿,就应该考虑急性骨髓炎的可能性。如不及时诊治,可能发展成慢性脊髓炎,造成死骨,甚至骨头脱落,影响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唐闻佳
来源:创新医学网、广东卫生在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