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日渐寒冷,不知不觉间又步入了深秋季节。
目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性成果,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常态化阶段。当前境外疫情持续扩散蔓延,我国病例输入性风险仍然存在。
秋冬季是常见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可能存在新冠肺炎疫情与秋冬季常见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叠加的潜在风险,但公众无需恐慌,只要做到科学防控,提高防范意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有效的预防各种传染病的发生。
本文向大家普及一些秋冬季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知识,希望进一步提高公众对新冠肺炎和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一、流行性感冒
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传染源为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在发病前的最初三天,传染性最强。
病毒随打喷嚏、咳嗽或说话喷出的飞沫传播,流感的主要临床表现:起病急骤、高热、畏寒、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全身乏力、鼻塞、咽痛和干咳,少数患者可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预防措施: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饭前便后及接触脏东西后要洗手,勤换、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擤鼻涕后)应立即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2、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传染他人。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时应该佩戴口罩,以免传染给他人。
3、每天定时开窗通风数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4、流行高峰期应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如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
5、合理睡眠,科学饮食,加强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同时依据天气变化,注意防寒保暖。
二、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和成批出现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结痂为特征,传染性强,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传染。
预防措施:
除注意空气流通外,重点在于管理传染源,隔离患者至全部结痂为止,对有接触者需密切观察。
三、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5岁以下儿童多发,引起手足口病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16型及肠道病毒71型。
密切接触是手足口病重要的传播方式,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玩具等引起感染,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后亦可感染,临床以手足肌肤、口咽部发生疱疹为特征。
预防措施:
1、做好环境、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
2、尽量不带幼儿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
3、注意幼儿的营养以及睡眠,防止过度疲劳。
四、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粘膜疹及全身斑丘疹为主要特征,麻疹病毒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预防措施:
1、控制传染源,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2、增强免疫力,及时接种麻疹疫苗。
3、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
五、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中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数呈良性自限过程。该病主要表现为腮腺肿胀、疼痛、发热,少数患者可引起睾丸炎,但对生育的影响不大。腮腺肿大可持续5日左右,以后可逐日减退。
预防措施:
1、及时隔离患者至腮腺肿消退为止。
2、注意室内空气流通,流行季节及时接种疫苗,提高机体抵抗力。
新冠肺炎疫情已进入常态化管理,但境外输入风险仍存在,请各位尽量避免疫情高风险地区的出行,若必须出行,则需在出行前充分了解出行地的疫情状况,做好充分准备。
日常出行注意防寒保暖,做好自身防护措施,勤洗手,少聚集,保持社交距离,人员密集地方注意佩戴好口罩,避免感染传染病,一旦出现不适,请及时去医院就诊。
作者:孙丹凤(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医务部)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姜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图:文汇报资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