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因为这场疫情,普通老百姓或许记不住这么多医护人员的名字,也不会知晓他们这么多的“故事”。因为抗疫,这些披着白袍的英雄走进了我们的视线和心头,屡屡让我们热泪盈眶,感动良久——
仅仅用了不到3小时,来自52家单位、共135人的上海首援鄂医疗队集结完毕,这叫“上海速度”!这支战队在万家团圆的除夕夜紧急驰援武汉,此后“67个日日夜夜,是我一生最难忘的经历。”这是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郑军华的分享,他正是上海首批援鄂医疗队的领队。
“如果时光能够重来,我仍然愿意背上背包,踏上那列开往武汉-麻城的列车。”这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钟鸣的心声,他是上海首位驰援武汉的“逆行者”。
2月18日,仁济医院“90后”护士戴倩也迎来了人生中最难忘的一天:她剪短长发、收拾行囊出征;爸爸为女儿送行,做了一桌好菜,捧着碗却泪流满面。“我第一次看到他这么伤心。”
“作为感染科医生,此时此刻站在这里,我为我们国家、为我所在的这座城市取得的成绩感到自豪,我们做了一件历史上没有人做成的事。”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这样道出他的心声。
……
9月29日,首场上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中央大厅举行。首批八位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走上舞台作专题报告,与听众分享战“疫”中惊心动魄的经历。
最朴素的话语,迸发出最铿锵的力量!经过这九个月的抗疫时间,白衣战士们逆行的身影,已熔铸于这个不同寻常的年份,成为温暖我们每个人的一段记忆,也必然镌刻在上海这座城市的丰碑之上。
只能逆行,不能后退
“29年前,当我穿上军装时,我的愿望是保家卫国;而当我穿上白衣、戴上燕尾帽时,我发誓要护佑生命之花绽放,绚丽而夺目。”
医者,和人的生命打交道,这份职业很特殊。没错,他们可能看惯了人之生死,但是,他们绝不接受“生命无常”。救死扶伤是医者的天职,在战“疫”一线,在和病魔殊死搏斗的较量中,他们选择了担当!
除夕夜,上海首批援鄂医疗队出发了。抵达武汉,已是凌晨1点半,郑军华却陷入了沉思:身为医疗队的“大家长”,这场仗怎么打?
抗疫工作比队员们事先想的还要艰难,医生进入病房要穿上防护服,一天下来里面的衣服都被汗水浸透;每接触一个患者就要洗手、用酒精消毒,一天二十几次下来,皮肤都有了深深的褶皱;在严密封闭的防护设备下,每一次呼吸都要比平时费力几倍……
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不仅肺部受损明显,而且往往面临多器官衰竭等考验。“有一位82岁的陈老伯,刚入院时情况很不好,基础疾病多、肺部感染严重、心肺功能极差。”老人严重到什么程度?郑军华说,只要一拿开呼吸面罩,陈老伯的血氧饱和度便往下掉,吃一口饭要戴一会儿面罩,半碗粥得喂一个半小时。
面对皮肉之苦,医务人员能熬,但对于救治的无力,却让很多人感到挫败。
去往武汉前,钟鸣坦言,他对自己的专业能力是非常自信的。但当他走进金银潭医院南六病房办公室时,他却开始怀疑自己——监视器上的数字满屏都是报警,一半以上患者氧饱和度都在百分之六七十。这是什么概念?就是这些病人的心脏随时会因缺氧停跳。
“以前在病房里,有一个这样的病人我们都会非常紧张,如今这么多危重病人,你根本不知道该从哪一个开始救。”钟鸣说。悲壮的气氛一度在病房中蔓延,后来他与另几位专家聊天,发现在起初那段时间里,大家基本上都在自我怀疑,还有七尺男儿在房间里默默流泪。这份苦涩与悲痛折磨着当时一线每一位与病魔斗争的战士。
但医者绝不会向病魔屈服,恰是困难激发了与疾病抗争的斗志与韧性。
“我们不断总结经验,一笔一划地记录下病人的每一条重要信息,白天在病人床旁治疗,晚上大家讨论病情,总结经验。”在金银潭医院,钟鸣与战友们一起遭受打击,总结、再总结,循环往复,终于,救治情况逐渐向好的方向发展,他们慢慢掌握了疾病的规律,积累了很多经验。
此后,根据中央指导组和国家卫健委的要求,钟鸣跟随国家专家组去各定点医院和医疗队巡查和宣讲“应治尽治”“关口前移”等在前期抗疫斗争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他的足迹留在了武昌医院、武汉七院、天佑医院、江夏第一人民医院、同济光谷、同济中法、武大人民东院、武汉第一医院等,“我们慢慢与无数战友见证了抗疫斗争逐渐走出阴霾的历程”。说到这里,偌大的报告厅,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在此次驰援武汉的队伍中,有一支医疗队很特别。由来自上海16个区40家医院的50名队员组成的上海市第二批援鄂医疗队,清一色都是护士,领队正是浦南医院护理部主任李晓静。
常言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面对肆虐的新冠病毒,在没有特效药的时候,细致的医疗护理与生活照护便是最好的良药。
“有一位女性患者先后失去了双亲,她也染病住院。刚刚看到她时,她目光呆滞,神情绝望,那种神情使我想起母亲去世时的感受,我知道并体会过那种悲痛和无助。”报告会上,李晓静说到这里,语带哽咽。
“我每天都去看她,抽时间陪她聊天。有的时候悄悄带个苹果给她,有时候,就是轻轻握着她的手不说话,渐渐的,她的表情不再凝重,话也多了起来。出院时,她说自己又多了几个亲人。”李晓静是一位军人,也是一位战“疫”老兵。“29年前,当我穿上军装时,我的愿望是保家卫国,而当我穿上白衣、戴上燕尾帽时,我发誓要护佑生命之花绽放,绚丽而夺目。20多年来,无论是小汤山、汶川、还是武汉的抗疫战斗,在拯救人民生命以及健康的重大事件中,我们护士从未缺席。”
“名编壮士籍、视死忽如归”,擦干眼泪、整理心情、再上战场,从最初的措手不及到越战越勇,前途未卜,却依然前行,这群医者身上所迸发出的伟大抗疫精神,便是最强大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
拼命,是为了努力救命
“有人说‘90后’是来不及断奶的‘妈宝一代’,但我想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其实我们眼里有光、心中有爱,胸膛里有着一份家国情怀。”
在《辞海》中,“英雄”的第一条解释是:才能勇武过人的人。医务人员,是最了解病毒有多可怕的一批人,也是最早挺身而出的一批人。他们并非毫无畏惧,只是为了挽救更多的生命,选择了拼命。
身为危重病急救医学专家、参加过二十多次国家紧急医疗救援任务,上海市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领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陈尔真从未想过,这场武汉战“疫”竟会如此艰难。抵汉初期,队员们每天三餐的荤菜只有一个荷包蛋;进院第一天,医院氧气站供压严重不足,危重病人无法吸氧……
面对困难,队员们从未退缩,他们所做的只是迎接挑战,战胜困难。
“有人说‘90后’是来不及断奶的‘妈宝一代’,但我想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其实我们眼里有光、心中有爱,胸膛里有着一份家国情怀。”昨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护士戴倩代表458位援鄂的“90后”护士走上演讲台。
年轻的女孩出发前信心满满,但真到了武汉雷神山医院ICU,却免不了紧张与害怕。“做气道护理是门‘走钢丝’的活儿,口插管一旦脱出,患者会面临窒息的危险,冲洗时一不小心,会加重肺部感染。”有一次,戴倩为患者操作时,还未开始吸痰,痰液已流出他的嘴角,即使做了三级防护,内心依然恐惧。“当时想到无数青年党员和前辈们镇定操作的样子,我一下子深受鼓舞,深吸一口气,稳住心神完成了操作。”戴倩说,只要利于患者康复,再大的困难也愿克服。
正是因为这些经历,在出征时一度让爸爸“伤心”的戴倩,带回一份特别的战“疫”收获:“爸爸,我长大了!我和千千万万个‘90后’一样,昨天还是你们眼中的孩子,今天我们正在成为新时代共和国的脊梁,成为我们国家的骄傲和希望!”
昨天的报告会上,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编导范士广的分享,同样让现场的很多人视线模糊。
记得上海第一批援鄂医疗队所在的北三病区转走最后一批病人时,大家都很开心,唯有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护士长陈贞一个人静静地坐在一张空床前,哭了。
原来,曾在这里的18床患者,家里成年人都感染了新冠肺炎,他是顶梁柱,39岁,很快就走了。那晚,家里没人来处理后事。护士们帮他把衣服穿好,把污物擦掉,保持一个人最后的尊严。护士们然后说‘一路走好,一路走好’,万分小心地把死者的床,一点点从病房挪到走廊。然后,陈贞坐在床边,陪了最后的十几分钟。
“这种陪伴无关是否相识,无关感情深浅,纯粹是在死亡面前,人与人之间发乎本能的人道主义关怀。”范士广说,很多时候,我们印象中的医者形象都是高大上的,其实他们不过是最最普通的凡人,他们真实感情的流露恰恰是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良善。
让范士广心里一暖的,还有另一位“战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朱畴文。
朱畴文曾多次流泪,因为他发现,那些披挂上阵的医生护士,百分之六十都是“90后”。看着他们穿防护服,挨个走进污染区,他很难受;可后来,谈到医护行业,他又充满了自豪。朱畴文说,这里面有科学、有扎实的技术、有人道主义精神,医者的使命是拯救,这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职业。说到这里,他哈哈大笑。
“上海方案”,凝聚上海团队心血
专家团队遵循循证医学,讨论病例时,经常吵得很“凶”,而“吵架”的目的只有一个,治愈患者。
时间回拨到大半年前。很多人还记得这些日子:1月20日,上海报告第一例确诊病例;1月24日,上海正式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其实,当初目送一批批医疗队驰援武汉时,也有市民或存一丝隐忧:上海怎么办?事实上,在上海,一场同样艰巨的保卫战同时打响了,上海的战“疫”线上,有25万医护人员值守、奋战,护一方百姓安全。
新冠疫情发生至今,作为特大型城市和重要口岸城市,上海交出了仅342人本地感染、境外输入病例没有一例流入社区的优异答卷。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孙晓冬带领团队所做的一切,便是为了遏制疾病的发生和蔓延。
“在这个平时常住人口超过2400万的特大城市里,如果没有预防控制疫情的专业手段,本地确诊病例绝不会仅仅停留于三位数!”孙晓冬说。大年三十晚上,市疾控组建“追踪办”,中心“80后”“90后”同事争先恐后地报名;确诊与排除疑似病例,疾控实验室技术人员从1月份开始,24小时轮班制便没有中断过;随着海外疫情升级,防控境外病例输入成为新的工作重点后,市疾控抽调50多人,派驻到上海两大机场,直接和海关、口岸、120等多部门对接工作。“在最初的1个多月里,队员们每天只吃两顿饭,只能在躺椅上打个盹……”
无数疾控人与病毒交锋在看不见的战线,照亮了被疫情阴霾笼罩的城市。如果说疾控的工作是控增量,那么医务人员的工作便是减存量。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25万医务人员紧急动员,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和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两所定点医院,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四个集中”原则收治患者,“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在救治过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救治力度前有未有,由全上海‘高手’组成的重症医学、ECMO、CRRT、呼吸治疗、中医及心理5个顶尖团队入驻市公卫中心,高级别常驻专家和公卫医护近千人24小时驻守,负压病房内外视频查房甚至几十个专家同时在线。”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说,专家团队遵循循证医学,讨论病例时,经常吵得很“凶”,而“吵架”的目的只有一个,治愈患者。
秉持着对每条生命极端负责的态度,从襁褓婴儿到耄耋老人,从归国同胞到来华外国人,每一位患者都得到了精心救治,上海重症、危重症的发生率也在不断降低。最终,凝聚了上海团队心血的“上海方案”一经出台,就获得了国际认可。
因一句“共产党员先上”刷屏网络,张文宏坦言,自己也曾面临两难选择:是默默退回去,专注已经非常繁忙的医疗救治,还是继续发声?很多市民的留言坚定了他的选择,“张医生,看到你这么说,我就不慌了。”
面对新冠疫情,唯有市民主动自愿参与,每一步稳扎稳打,才能成为这场战“疫”的制胜之招。“民众被发动起来,不再觉得抗疫是医疗系统或是政府部门的事情,而是每个人自己的事情,那一刻,我们就知道,我们无往而不胜。”张文宏说,在这场战“疫”面前,所有人都是战士。
眼下,面对已然到来的秋季,也有人问张文宏,“第二波疫情会不会来”?他的回答依旧铿锵:“我们前方有党旗引领,身后有群众支持,相信这次疫情所凝聚的伟大抗疫精神,会成为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城市一定会更加强大,世界在抗疫以后也会变得更加美好!”
作者:李晨琰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