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8月18日),2020年上海书展最后一天,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总办公厅举行《查医生援鄂日记》出版座谈会暨英文版首发式。首发式上也传来好消息,该书入选中宣部2020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目录。
《查医生援鄂日记》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主编,上海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员、仁济医院呼吸科查琼芳医生撰写,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是国内第一部正式出版的援鄂医生亲历的抗疫日记。从除夕到3月31日,查医生日记共67篇,跨越援鄂的整整68天,也是目前出版的最完整的抗疫日记。
《查医生援鄂日记》揭示了中国迅速控制疫情的密码,再现了医务人员以及所有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面对灾难、面对危险时表现出来的义不容辞和善良勇敢,并用这种无私无畏的精神构筑起了巨大的中国力量。该书自4月20日正式出版以后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短短4个月内一再重印。
交大出版社社长李芳介绍,该书中文版在4月20日进行首发后,多家国际著名出版机构纷纷前来洽谈合作事宜。目前该书包括英语版在内的9个语种已实现版权输出。英文版经多方评估,交大出版社最终选择了Naturalogic出版社负责出版英文版,这是一家在科技、医学领域领先的加拿大学术出版商,拥有非常丰富的学术资源和专业团队。英文版翻译工作则由著名翻译家、上海外文学会会长叶兴国教授完成。
“如今回到上海已有4个多月了,工作早已步入正轨。门诊、病房、会诊、还有教学……目前需要的是在复工复产的过程中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在武汉抗疫的这个经历,对我的未来人生道路有一个很大的启发,抗疫中迸发出来的斗志和奉献精神,也将带到以后的工作中,更好为病人服务。”查琼芳说。
从1月25日到达武汉,查琼芳就开始了“抗疫日记”,每天一篇。“基本上每天都把我眼中看到的,心中感受到的东西记录下来,有工作中的,也有生活中。写文章的初衷只是向单位汇报工作,后面发现日记可以缓解我的精神压力,让我永远铭记这段历史,也可以让在后方关心我们一线抗疫人员的家属、亲戚、朋友、同事、单位领导等放心,知道我们在前方很好。所以,在这个压抑、但充满暖意的季节里,我用我不成熟、却真实的笔来记录我周围的人和事,让大家都知道他们的爱心和善意、以及工作的艰辛。”查琼芳说,写日记的这段时间里,很多人关注到了她日记中描述的人物,有辛勤为一线服务的后勤刘立峻老师,有司机王师傅,她欣喜于自己做的这份“传递”的工作,让大家去发现故事身边的真善美。
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徐炯在致辞中谈到,《查医生援鄂日记》记录了上海第一批援鄂医疗队68天抗疫经历,勾勒出中国战疫“路线图”,揭开中国迅速控制疫情的关键所在。该书记录了最美逆行者对生命的守护,生动展现了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英文版的发布也具有重要意义,希望通过这本书让中国抗疫故事在世界范围内广为传播,为人类最终控制新冠病毒肺炎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宣部出版局图书处二级调研员王为衡在会上谈到,疫情以来,出版业真实记录下一位位冲锋在前、无私奉献的抗疫先锋的故事,谱写出一首首深情相拥的抗疫诗篇,凝聚起磅礴的抗疫力量,入选中宣部2020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目录《查医生援鄂日记》正是这样一本彰显榜样力量、展现伟大抗疫精神的好书,希望将来这本书能有更多的语种出版,能为海外读者提供一个了解中国医生同新冠疫情抗争的真实经历的窗口,也为全球抗疫提供宝贵的中国经验,进一步鼓舞全球人民的抗疫信心。
在中国版协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建国看来,《查医生援鄂日记》视角独特,在众多抗疫图书中脱颖而出,这本书由查医生独自撰写,一日不落,从记录和逻辑两个角度看,是非常完整的,在全国抗疫类图书中担得起“唯一”这个词。这份日记让大家清楚地看到,“赖以拄其间”的脊梁,也凝结了仁济医院、交大、上海的抗疫精神,查琼芳就是带着这样的精神、情感和使命奔赴前线,奋战在金银潭医院,这种精神就是上海的援鄂精神。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顾锋在致辞中表示,《查医生援鄂日记》是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和交大出版社顺势而为后精准挖掘的优秀图书题材,上海交通大学支持出版社精心策划出版一批大力弘扬抗疫精神、普及疫情防控科学知识的出版物,并且输出到海外有影响力的出版社。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不仅要求大学在教学、科研方面实现跨越,在传播科学知识、争夺国际话语权方面也要争创一流。
现场收获小粉丝
首发式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交通大学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承办。
作者:唐闻佳
编辑:吴金娇
责任编辑:顾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图|叶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