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贯彻落实上海市“公共卫生建设20条”要求相关工作,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系机制,上海杨浦区首推硬核举措。
今日举行的杨浦区公共卫生建设大会上,《杨浦区贯彻本市<关于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方案》正式发布,涉及三个方面(体系)、50项任务清单、10个项目清单。
杨浦区计划到2025年,形成统一高效、响应迅速、科学精准、联防联控、多元参与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打造平战结合、专业化、复合型、高水平公共卫生人才队伍,显著提升疫情监测、疾病救治、物资保障、科研攻关等能力,推动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达到国际一流水准,加快打造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功能定位相匹配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第一大任务:完善公共卫生五大体系建设,织密织牢城区公共卫生安全防控网络
一是建设集中统一、智慧高效的区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体系。主要是健全区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功能。依托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平台,建立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信息整合机制,打造区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完善区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体制,定期召开公共卫生工作联席会议;建立区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专家库;完成本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修订。
二是建设关口前移、灵敏可靠的区公共卫生监测预警体系。以新发突发传染病、食源性疾病、不明原因疾病为重点,完善本区发热、肠道监测哨点布局与设置,建立各类危险因素、突发事件等信息监测系统。依托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形成区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之间的信息互通、汇总分析、及时预警制度,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筛查和预警能力的前瞻性、精准性和可靠性。
三是建设国内领先、上海先进的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对标一流硬件、一流技术、一流能力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础设施和内涵能力建设;加大区精神卫生中心、妇幼保健医院等公共卫生机构和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力度。
四是建设定位明确、平战结合的区应急医疗救治体系。结合区域医疗资源布局,形成“区级定点传染病医院——区域医疗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构成的区域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分阶段建设区中心医院、市东医院、控江医院3家区域医疗中心,加强区域医疗中心与区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机构的紧密衔接,形成职责分明、权责落实的医疗防治结合体系。加紧中医药应急救治能力建设,发挥中西医结合在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医疗救治、预防保健康复的作用。
五是建设党委领导、多方参与的区公共卫生社会治理体系。基层是公共卫生社会治理体系的第一道防线。只有筑牢基层公共卫生基础,整体公共卫生网络才能稳固。这次新冠疫情防控中,我们就是将力量下沉到社区,做实社区防控这个环节,才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进一步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是公共卫生体系走向纵深的要求,本区将认真贯彻落实《健康上海行动(2019—2030年)》实施方案,加强爱国卫生和健康促进机构、队伍建设,推动专业防控与群众参与有机结合。
第二大任务:促进公共卫生应急防控能力提升,彰显“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执政理念
一是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实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达标建设及能力提升工程,完善专业设备配置和应急、特种等专业技术车辆配置。实施区域医疗中心发热、肠道门诊等感染性疾病门急诊标准化建设、实验室快速检测能力建设、带有负压设施隔离病房等项目建设;推进区中医院空间拓展项目建设,提升中医药应急救治水平。启动区中心医院传染病分院项目建设。推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补点建设与升级改造建设,强化社区发热哨点诊室建设。
二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的基础。目前,本区公共卫生人才数量与质量还有一定提升空间,人才培养的定位、层级与实际需求有待进一步匹配。对此,本区将科学核定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相关人员编制,加大公共卫生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建立医科类高校供需对接机制,拓展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渠道。按照“建制化、单元化、模块化”的思路,分类建设传染病、消毒与感染控制、病媒生物控制、寄生虫病控制、食品与饮水卫生、精神卫生、核生化等专业应急处置“战斗队”;加快疾病监测、应急处置、卫生检测、卫生信息、卫生监督等领域人才培养;落实公共卫生应急“预备役”制度。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薪酬保障机制、队伍激励机制。
三是加强科技攻关能力建设。科学技术是人类同疾病斗争的锐利武器。本区将加强对传染病病原体检测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引入和应用,健全区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体系建设。建立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区内医疗机构、第三方高科技企业、高校实验室的联动协同机制。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专长,促进中医药深度参与传染病防控和临床救治,推进中医药融入公共卫生服务一体化发展。
四是加强公共卫生应急信息化建设。一方面完善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业务信息系统功能建设及区属医疗机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将卫生信息系统纳入全区“一网通办”“一网统管”范畴。另一方面推进卫生监督机构信息化升级改造,建立区级卫生监督信息化监管分中心,形成平时监控预警、战时应急指挥的可视化信息监管平台。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为居民提供慢性病门诊服务、网络咨询、就诊指导和科普教育,开展远程诊疗合作。
五是加强舆情应对和引导能力建设。相关部门要加强网络媒体信息监测,利用市民服务热线、消费者投诉举报专线、卫生热线等平台,及时发现舆情信息,注重舆情研判和引导;健全信息公开,及时向社会公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防控信息。完善公共卫生社会心理干预体系,建设应急心理援助和危机干预网络,加强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
第三大任务:健全公共卫生应急防控的五大保障措施,实现公共卫生应急处置各个环节的无缝对接与协同配合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坚持党对重大疫情应对和公共卫生应急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督导、考核以及履职尽责监督问责机制,把公共卫生工作纳入各部门、各单位领导干部绩效考核。
二是强化法治保障。根据公共卫生应急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区卫生健康委与区应急管理、公安、市场监管、药品监管等部门联动执法。设立首席卫生监督员,加强卫生监督员法制培训,强化卫生执法队伍专业化建设。依法管理社会捐赠捐助,保证信息公开透明。
三是强化物资保障。物资是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物质基础。本区将建立区公共卫生应急储备中心,科学调整应急物资储备的品类、规模、结构,加强疫苗、药品、试剂和医用防护物资储备。健全统一的区内应急物资保障供应体系,打通区内紧缺应急物资保障供应快速通道。形成应急物资储备机制、信息共享机制、调拨机制和区域物资协调联动机制。
四是强化投入保障。继续完善政府投入、分级负责的公共卫生经费保障机制,持续加大公共卫生安全保障投入力度。医疗机构承担重大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应急处置所需经费,由区级财政按照相关规定,根据工作量和考核情况给予保障。
五是强化医疗保障。在突发重大疫情和公共卫生应急状态等紧急情况下,确保医疗机构先救治后收费,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对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患者医疗费用,不纳入医疗机构医保总额预算,确保医疗机构不因支付政策影响救治。
10项重点项目清单,50项任务清单将作为配套推出
作者:李晨琰 唐闻佳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杨浦区卫健委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