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温度计,一个闭环,组成十字标识,外环一圈醒目的大字:“发热哨点诊室”。配置统一标识,上海200家社区发热哨点诊室在过去一个月里已全部“点亮”,构成上海公共卫生新体系下的疫情防控“前哨岗”。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就谈一件大事——公共卫生。在这次十分重要的讲话中,总书记提出要织密防护网、筑牢筑实隔离墙。而就在9天前,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他在参加湖北代表团审议时也提出,要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
“织网”“筑墙”被反复提及,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上海已全速行动起来。
4月8日,上海出台“公共卫生建设20条”。贯彻落实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上海公共卫生体系“重塑升级”吹响冲锋号。构筑社区基层疫情防控“网底”,将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融入“一网统管”,将“互联网+医疗”接入“一网通办”,眼下的上海,正探索以更先进的公共卫生与疾病预防体系、制度建设,防范突发疫情来“敲门”。
200家发热哨点,织密全城防“疫”线
穿上防护服、戴上口罩、面屏,应对发热疑似病人“警报”拉响了。5月28日,记者在杨浦区平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哨点应急演练现场直击如下一幕——
门口预检分诊处发现一位发热病人,预检护士将患者领至发热哨点门诊,同时电话通知哨点医师,并启动院内应急流程;发热哨点医师马上启动疑似病人接诊流程,复测体温,再次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等;检验医师进入发热哨点化验室采集标本;收到化验报告后,哨点医师电话逐级汇报病人情况,并由医院联系120专车……
环环相扣,掐秒计时,现场紧张而有序。
事非经过不知难。其实,所有如今看来很完美的细节,都是在一次次演练中优化的。比如,发热哨点起初配的是水银血压计,在演练中大家发现,医生戴着面屏,穿着厚厚的防护衣,不方便用听诊器,更听不清搏动,发热哨点就此改用电子血压计。
“没有平时的一次次模拟实战,就不会有真正大敌临近后的从容迎战。”平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李晓琳说,社区发热哨点作为前端监测网络,与发热门诊紧密联动,为城市公共安全提供坚实的网底保障。医护这根疫情防控弦,必须常抓不懈。
平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发热哨点诊室,是在这次新冠疫情中上海新建的200家发热哨点诊室之一,于今年4月1日启用,承担着对疑似病人的筛查、接诊、转运、应急处置等工作。
3月22日,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邬惊雷表示,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全市要在117家发热门诊的基础上,增设182家社区发热哨点诊室。
截至5月19日,上海社区发热哨点诊室建设再扩容,达到200家,进一步“织密”全城防疫线。
此前的5月12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推广上海市发热门诊建设管理工作经验的通知》,要求全国社区学习上海市发热门诊建设的相关经验。
多点触发,灵敏预警监测系统扑灭“火苗”
上海在短短两个月内建成的200家发热哨点诊室,意义不止于筑牢基层防线。
“覆盖全市的社区发热哨点,将上海的发热防线‘补’得更实、织得更密。更重要的是,上海的这道防线不仅布得全,还很有层次。117家发热门诊不仅有三级医院,还有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外加增设的200家社区哨点,为传染病防控多点触发预警机制打好了基础。”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形象地说,这就相当于构建一张疾控“侦察兵网络”,侦察兵渠道越多,消息就越灵通,将更好发挥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四早”功能。
2003年“非典”后,我国建立起了国家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上报,都会进入直报系统,任一级别的疾控部门都能看到病例信息。
在上海,长宁区天山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科科长潘玮注意到,此次疫情以来,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增加了“症状监测”,不再仅仅是上报已知的传染病,“症状监测更有可能在更早的阶段预警新发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疫情。”
当然,这对医生尤其是社区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后,他们不仅要关注疾病,更要留意特别的症状。“对基层一线的医生来说,公卫、医疗任务必须两手抓起来。”金春林分析,作为医疗系统与疾控体系的“双网底”,基层医务人员医疗能力、公共卫生能力建设都要进一步“重塑升级”,亦须酝酿配套人力资源激励方案。
从全国层面看,增强早期监测预警能力,已作为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当务之急。
如何更精准更有效地防?其中一个要点便是,要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建立人员通、信息通、资源通和监督监管相互制约的机制。
据悉,结合上海“公共卫生建设20条”,上海市疾控中心已计划从三方面提升预警监测能力:在现有病例监测、症候群监测基础上,完善基于大数据的综合监测系统,形成多点触发、动态灵敏的预警研判模式;完善公共卫生“苗子事件”监测信息系统,探索对“苗子事件”的主动发现和风险预警;加强监测数据深度挖掘,基于人工智能开发传染病智能化辅助诊疗技术。
公卫应急管理体系升级,守护珍贵的“安全感”
在长宁区天山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军用帐篷搭起的预检点自疫情以来就没撤过。6月1日上午9点,记者赶到时,看到门诊办公室主任侯雯正在分流就诊者、测体温,查看“随申码”,一个不落。
6月的上海已十分闷热,侯雯与同事们身着全套防护,尽管有大风扇“加持”,但不一会儿就汗如雨下。尽管如此,党员志愿者轮流在门诊分诊处“站岗”在这家医院已是共识。
“小到一个入大门的预检,大到医院内预防交叉感染的流程再造,都为了不断完善一件事——扎牢社区网底。”天山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案院感科科长史薇君对记者说,防疫治理如绣花针般精细,落在社区的“针脚”不能松。
此次疫情前,这家社区医院就将院感科独立设科——这在社区医疗机构里还是很少见的。而经此一“疫”,院方更坚定了独立设科的必要性。
在这家社区医院入口的不远处,就能看到“发热哨点诊室”的醒目标识,坐落于一栋独立小楼,于4月1日启用。
家庭医生陶齐渊是发热哨点诊室的备班医生之一,已接受了多次发热哨点流程培训,并将防疫“警觉心”渗透进日常诊疗。比如,对不明原因的症状,他会多问一句;对重点地区的患者,他会追问几点。
疫情带来的改变不限于医生的观念,还有患者。疫情“宅家”模式,一度让看病变成难事,借助互联网,医疗服务“不打烊”。普陀区长风街道长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3月5日取得“互联网社区诊疗”资格,该中心质控科科长兼总团队长黄芸也由此成为上海最早一批具有“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家庭医生。
“疫情防控期间,越来越多的居民通过家庭医生得到了专业指导,通过家庭医生得到了细心解答,也得到了安心宽慰。”上海市卫健委主任邬惊雷表示。
目前,上海总共有23家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医疗,有大型综合医院,也有专科医院,诊疗的科室、服务还在不断拓展。
上海“公共卫生建设20条”为现代化公共卫生体系里的互联网医院建设提出新要求,明确发展互联网医疗。早在1月31日,由徐汇区中心医院、上海商赢互联网医院联合设立的“上海市发热咨询平台”(“新冠工作室”微信小程序),后与上海市大数据中心完成对接,加入“一网通办”,在疫情期间为大众提供更便捷的“互联网+健康服务”。
上海“公共卫生建设20条”明确提出:将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融入“一网统管”,这一波的上海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升级,已撬动从社区到三甲医院的深层次改变。
接受采访时,李晓琳还与记者说到一个细节:5月的那次演习,为了不“吓”到周边居民,他们特地准备了告示牌说明“正在演习”,结果还引来居民驻足观摩,居民说:“有你们在,我们很放心,感觉很安全”。
“听了蛮感动的,疫情初期,老百姓见到‘大白’(身穿防护服的医护)会躲避,现在却感觉‘大白’是安全的代表,说明疫情常态化了,百姓心里在慢慢接受,医院也在悄然推进着深层改变。”李晓琳说。
改变不易,却是必须,最大的收获无非是为了守护居民这份珍贵的“安全感”。上海“公共卫生建设20条”出台,提出上海的目标:到2025年,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达到国际一流水准,成为全球公共卫生体系最健全城市之一。
作者:唐闻佳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图丨周俊超、唐闻佳、医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