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用CT“前置”发热门诊,快速严格筛查确保“零漏诊”,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上海发热门诊已增至117家,并在一级戒备的状态下持续升级,这个诞生于非典后的特殊门诊不仅追求数量上的“扩范”,更在标准化、信息化等新技术应用上“做实”,为全市感染性疾病防控筑起一道“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全天候防线。
瑞金医院:CT“前置”发热门诊,全院感控升级
“新冠国家指南修订多次,影像学检查的重要意义始终位列其上,尤其在早期检测试剂不够、检测速度不够快的情况,肺部CT帮助医生快速识别、筛查患者,意义重要。”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放射科主任严福华教授尤其难忘春节期间瑞金医院紧急装配发热门诊专用CT的场景。当时,上海联影公司快速响应在24小时内连夜完成装机调试,其中,装机仅用7小时,创行业记录。
没有发热门诊专用CT,就意味着患者需要前往急诊乃至门诊、病房接受CT检查,“行动路线”中存在与其他普通患者、家属、医护人员的“交叉”风险。这台发热门诊专用CT的“就位”,让瑞金医院发热门诊真正实现发热病人在发热门诊里“挂号、检验、检查、取药、治疗、留观等六不出门”的流程,一座“小医院”就此落成, 完善了发热病人与普通来医院就诊者的“科学分隔”。
这是瑞金医院发热门诊的升级缩影。上海各大医院的发热门诊诞生于非典后,历经17年,上海发热门诊迎来“升级潮”,更新的不仅有设备,还有观念。
“派往发热门诊的医生包括呼吸科、感染科等专业团队,按国家方案及时调整诊疗方案,采取更严格的消毒隔离举措。”瑞金医院副院长陈海涛谈到,发热门诊是识别新冠患者的重要防线,为此医院采取更严格的院感举措与人员培训。
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方舱CT落户,“动线”再度优化
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发热门诊还分成两个——普通发热门诊、特殊发热门诊,其中,普通发热门诊自2003年非典后保留至今,特殊发热门诊则是应对新冠疫情由肠道门诊转型升级而来。
“发热原因很多,发热病人来到这里都要经过流行病学调查与相关症状询问录入,随后分流到两个门诊,进一步减少人员交叉。”从2010年起便在发热门诊工作,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管护师李宗华告诉记者。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距离浦东国际机场最近的综合性医院,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医务部主任祁炜罡坦言,在抗击疫情初期,发热诊疗区域内没有CT,疑似病人检测肺部影像需跨医疗区域才能实现,为避免交叉感染,浦东急救中心派驻一辆救护车24小时驻点,实现疑似患者CT拍摄的封闭式转运。当机场120、周边集中观察点的应急需求快速增长时,这里的发热门诊一天就诊人数可达100多人次,最高一天近200人次,目前平均为60至70人次,CT排查急需“提速”。
在卫健委对发热门诊建设的支持捐赠下,3月20日,联影“方舱CT”正式进驻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发热门诊,不仅担当起扫查主力,更让这个发热门诊真正实现“六不出门”,“闭环”形成给发热筛查网络再增添一把锁。
高科技“战疫”,全市发热筛查网升级
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医学装备部主任周海介绍,联影“方舱CT”还有一个亮点,通过装在方舱顶部的“天眼AI”全智能自动扫描导航,支持隔室智能定位,既技师无需进入操作间,“天眼”可通过人脸识别直接定位病人的肺部,进行扫描。“这台CT操作简便,培训一个多小时后,技师马上就能上岗。”他表示,近十天使用下来,已有600多人次接受了CT检查。
瑞金医院严福华教授谈到, 此次投用发热门诊的联影CT还搭载了新冠肺炎AI智能辅助分析系统,有助于更客观地分析评估患者的重症程度,为临床诊断与治疗与康复观察发挥重要作用;其迭代重建技术应用,还将发热门诊CT筛查实现最低剂量,减少辐射1/2-2/3,进一步提高其应用价值。
“新技术都用上了,我们也向国外同行介绍了CT应用经验,他们也非常关注,从武汉和上海的经验看,在等待核酸检测结果期间,CT检查已能看到患者肺部的磨玻璃样等特征性改变,这个最大好处就是——快速,对早期分流患者非常重要。”严福华称,新冠病毒感染中的CT新技术应用与临床研究论文已陆续发表,服务于“全球抗疫一盘棋”。
记者了解到,发热门诊是2003年非典时应运而生的特殊“门诊”,它的功能如同“急诊”,24小时由医护轮值,作为疫情防控第一线的发热门诊绝非医院内“可有可无的小房间”,上海这波发热门诊“升级潮”的背后是上海全面升级的发热筛查网络,包括社区发热哨点诊室的布控与人员培训,目标是将城市发热“前哨”防线扎得更密、更牢。
作者:唐闻佳 李晨琰
编辑:王星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摄:李晨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