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飞机的安全着陆,由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王振担任领队的上海第九批援武汉医疗队的50位队员以及之前就赶去支援的彭代辉主任圆满完成援助任务,回家了!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徐一峰教授到机场迎接,欢迎白衣战士平安凯旋。
上海援武汉第九批医疗队于2月21日集结飞赴武汉后,分别在金银潭医院、湖北省中西结合医院、武汉市中心医院、雷神山医院、江岸方舱、江汉方舱雷神山、方舱等14家医院开展面向患者和一线医护的心理诊疗工作。
这支医疗队通过网上、电话、面对面单人及团体咨询等多种方式为患者和一线医护人员提供心理支持,并为大家提供了心理状况识别和调整的科普知识。在这场特殊的战役中,上海援武汉心理医疗队众志成城,像春风一样,抚慰疫情中一颗颗受伤的心。
在这场疫情中,专业的精神科和心理科医生们扛起了心理抗疫的任务。其实,不管是新冠肺炎患者还是医护人员,都是“心理抗疫战”的一员。早在2003年,非典疫情结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等次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就高达约10%,医护是重点对象。3月10日,武汉所有方舱医院关闭,但精神心理科医生们都感到,另一场“心理防疫战”其实才刚刚开始。医疗队队长王振强调:“我们不仅要帮助患者度过心理难关,也希望尽快帮助医务人员处理心理压力。”
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王振、张晨、卓恺明入驻的金银潭医院,专门收治危重症患者,不断的抢救、插管、告别……各种触目惊心的场景,对医务人员的内心冲击更为猛烈。一名外地支援湖北的呼吸科护士长,遇到一个和儿子同龄的16岁病人,答应他帮忙打听同住金银潭的父母的病情。得知孩子父母接连过世的消息,护士长不敢告诉孩子,只能强忍泪水,用善意的谎言鼓励对方。
几天后,孩子病情急转直下,撒手人寰。“我还能再努把力,我还能再加把劲,可是……”这名护士长走进咨询室,蜷缩在简陋的沙发椅上泣不成声,泪水沾满口罩。“对医护人员来说,每照顾一个病人,哪怕照顾一分钟的病人,对他们而言都不是冷冰冰的数字,他们都是鲜活的生命。外地医疗队中,大多数人是主动报名来武汉,生怕自己做得少了,心理上甚至出现替代性创伤。”张晨说。
对于医护人员,心理医疗组第一步是筛查,团队专门对上海医疗队1652名队员进行了线上整体筛查,发现出现负面情绪的比例达到30%,比如失眠、焦虑倾向。然后根据严重程度设计有针对性的、个体化的心理干预的方式,一对一咨询和随访,也会做集体式的巴林特小组。通过大家的努力,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作为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首位援鄂专家彭代辉先行深入到上海援鄂医疗队驻守的各个医院进行访问和调研,他跑遍了金银潭、武汉三院、雷神山、光谷医院、武汉客厅方舱医院等。背靠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大后方,迅速制订了《上海援鄂医疗队心理援助方案》,分为三个等级,几十种方式。同时和医疗队一起在方舱医院进行心理科普知识的传播,时间紧任务重,为后来的医疗队做了许多基础性工作。
今天的回归时,彭代辉说:“为了处理急性心理应激和后疫情阶段心理的平稳过渡,我作为一名心灵守护者,回到故乡,助它重启。不辱使命,我完成了任务。世纪大疫,大江大河大武汉,赢了!”
得知医疗队要回沪,很多武汉的患者依依不舍,队员们也怕他们情绪反复不利于病情,把自己的电话留了下来。有的患者说话不便但还是写下了“虽隔千里,一江连心。”表达感恩之情。康复的患者和志愿者们前来送行,一句句“谢谢你们”表达真情。
这是一场全民参与的战役。早期是拯命,而后期是救心。目前国内已经建立起心理危机干预体系,一旦有重大事件发生,体系就会马上启动,保护人民的身心健康。精中援鄂医疗队克服了诸多困难,迎来阶段性的重大胜利。王振表示自己很荣幸,参与到守护人民心理的战役中;也很荣幸,不辱使命,带领50位白衣战士圆满完成任务。后续也时刻准备着,为大家提供心理支持。
经历战疫,心理医疗队的队员们也有深刻感悟:张晨说:“在这40天的战“疫”岁月中,我聆听了无数让人流泪的故事,是医护人员是用生命守护了生命,实践了希波克拉底誓言,向所有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战友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卓恺明说:“圆满完成援鄂心理救援工作并平安回家,太开心了。这段经历将成为我宝贵的精神财富。武汉战役的胜利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团结就是力量,全国人民支援武汉,大家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关心、援助他人,用心去呵护心!团结是我们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力量和保证,是我们共同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核心密码。”
“山河无恙,因为有你。”掌声送给英雄,你们的奉献和付出,我们将永远铭记在心。
作者:唐闻佳
编辑:王星
责任编辑:顾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丨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