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次特别的救治尝试,“施救者”是患者家属的声音。
“奶奶,我每天都很想你,你一定要坚强、你要加油!”
“妈妈,我现在在湖南,我很好,你一定要坚强,早日康复出院,我们全家都等着你!”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重症病房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医疗队潘文彦护士长俯在一张病床前,举着工作手机,一段段播放着齐奶奶家人的视频。
“你看,她的手动了!”一旁的裘洁护士惊喜发现齐奶奶有了苏醒的迹象。
78岁的齐奶奶是中山医院医疗队整建制接管病区后收治的第一批重症患者之一,2月9日收入院区20病区时,她的病情已非常重,极其虚弱,脱下鞋子后甚至都无力再脱下外套,躺在床上几乎无自理能力,连翻身都需要护士协作更换体位,在吸氧状态下,氧饱和度仅为89%(正常人98%)。
“当时,真有点担心她挺不过来了。”潘文彦回忆,老人家经历了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一直处于昏迷状态。
接管病区后,中山医院医护团队发现,由于新冠病情的特殊性,很多患者无法和家属开展密切沟通。生活物资的补给可以通过队员捐献自己的物资、代为购买添置等方式改善,但由于与家人沟通困难而出现的寂寞、焦虑、担忧甚至绝望,如何缓解?队员们多方联系确认,建立了“医患沟通”微信群,24小时在线的照料和关爱赢得了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和友谊。
“我们想办法找到了齐奶奶的家人,说好一起努力帮助她早点苏醒、拾取记忆、早日康复。”中山医院医疗队队长罗哲医生介绍,沿用在上海中山医院重症监护室的经验,大家考虑用熟悉的声音唤醒意识不清的患者。
于是,队员们想方设法联系到齐奶奶的家人,邀请他们将最想说的话录成视频,医疗队则每天抽空来到病床旁放给老人家听。
“听得见吗?是孙女和您说话呢,睁开眼睛看看她吧。”居旻杰医生说,老人的病情一天天在改善,虽神志仍有些淡漠,但对家人声声呼唤的响应度越来越高。
老人家生命体征趋于稳定,让队员们颇为欣慰。同病房的病友们则说,齐奶奶的康复也让他们对于战胜疾病更有信心:“医生护士对我们太尽心尽力了,像亲人一样!”
能赢得患者和家属的信任和支持,对重症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罗哲说,中山医疗队带来的不仅仅是医疗护理技术,还有一整套医学理念和思考,不断探索如何在治疗中掌握主动权。
记者了解到,截至3月24日,中山医院第四批医疗队整建制接管的两个病区已有112人出院,剩余18例病人。这群医疗队员和所有坚守武汉一线的医护同行一样,依旧奋战在病床前,为了更多患者的康复、更多家庭的团圆与病魔厮杀。
作者:唐闻佳 齐璐璐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许琦敏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山医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