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来自武汉战“疫”第一线、来自上海1640余名医疗队员身边的三个不同寻常的镜头:
2月15日,武汉金银潭医院北三楼,一位感染新冠肺炎的危重症患者不幸逝世。上海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的护士们决定护送这位逝者“最后一程”:从病房到走廊楼梯口,总共50米,平时几秒钟就可以走完的路,这次足足走了8分钟,因为“我们不能让任何东西碰到逝者,要让他走得顺顺利利。”医院走廊里摆着不少治疗柜,护士们一边小心翼翼推着病床缓缓行进,一边每个人依次轻声喊着:“老先生,一路走好!”参与送行的护士吴怡颖说,这是一位护士姐姐教给她们的“仪式”,庄重而肃穆。没有家属参加,这是一场安静的告别,“短短的50米,走得很漫长。”
3月4日,一张来自于武汉三院重症病区的照片,也打动了很多人。都说“男儿膝下有黄金”,而上海市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员、仁济医院37岁的医生余跃天,这一日在地上“跪”了整整10分钟,他从患者胸腔中缓慢抽出500毫升气体,成功地让一位呼吸困难的患者转危为安,慢慢地开始呼吸顺畅。
3月5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复旦大学中山医院援鄂医疗队队员、27岁的刘凯医生在护送病人做CT途中,停下脚步,让已住院近一个月的87岁老先生欣赏了一次久违的日落。落日余晖下的两个身影——病人和医生,一个87岁,一个27岁,相距一个甲子。这个瞬间,成就了最美的相聚,照片迅速在网上刷屏……
这三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庄严而可泣,一个感人而可敬,一个温暖而可触,让我们感慨良多。
当前的这场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从全国各地前往湖北和武汉支援的4万余名医务工作者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大无畏精神,闻令而动,坚韧不拔,不怕牺牲,攻坚克难,做了大量艰苦的工作,付出了巨大努力,为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医者心中只有一个目标:奋力挽救每一条生命。在这场战“疫”之中,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的“人文关怀之光”,闪耀在前线,不断驱散“阴霾”。
记得钟南山院士曾说,医学人文精神是实现现代医学模式的促进剂。没有医学人文精神支撑,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
此次新冠病毒隐蔽性高、传播性强、影响面大,所以,除了在日常防护中做好充分应对措施之外,医学人文精神在联防联控、群防群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治病救人,医生面对的是病患,不是疾病;我们要隔离的是病毒,而不是生命。
战“疫”一线三个令人难忘的镜头发生在上海援鄂医疗队,其实并非偶然。某种程度上说,这些镜头故事所承载的医学人文精神,与上海的城市精神、城市文化内涵的形成是一脉相传的。
中外文化交相辉映,现代和传统文明兼收并蓄,建筑是可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公园是最宜休憩的,市民是尊法诚信文明的,在建设成为令人向往的卓越的全球城市的征程中,上海这座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
“短短的50米,走得很漫长。”这份仪式感,没有人看见,也没有人记录,但正是这样一个感人细节,让我们体会到浓浓的医学人文情怀。这是医者对逝者的尊重,是上海医疗文化一代代传下来的“规矩”。
再看落日余晖下的两个身影,老人安静欣赏余晖,医生轻轻指向落日,平凡的场景,却感人至深。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难,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相信,和科技之光同样重要的,是医学的人文之光。在战“疫”一线,医护人员日夜拼搏的身影后,是他们的责任之心、仁爱之心、谨慎之心。
我们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性,动员和激扬起强大的精神力量,我们必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作者:郑军华(上海首批援鄂医疗队领队、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
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