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扶正治癌”理论与实践享誉肿瘤学界的国医大师刘嘉湘昨日现身上海中医药大学,他与大家高兴地分享道:“扶正治癌”指导建立的肺癌疗效标准目前已经成为国家标准,将造福更多肺癌患者。他同时鼓励更多青年挖掘中医宝库。
昨天,2020中医药创新发展青年学者高峰论坛在上海中医药大学举行。国医大师刘嘉湘在主题报告环节谈到,2018年诺贝尔医学奖授予免疫学家,奖励他们发现抑制激活机体潜能治疗肿瘤的疗法,免疫治疗已成为肿瘤一线治疗,佐证了“扶正治癌”的科学依据。
他向与会学者分享了这些年对“扶正治癌”的持续临床观察、研究进展,谈到:基础研究揭示,扶正方药具有调控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和抑制肿瘤、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双重作用;并且中医肿瘤学在体现自身中医特色的同时,在向定量化、规范化、精准化过渡,已与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并列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随着系统生物学和人工智能等现代高科技在中医肿瘤领域的应用,为中西医融合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刘嘉湘强调,整合中西疗法,将中医对癌症的整体观认识优势、现代医学微观认识和先进现代技术充分融合,有望进一步提高癌症总体疗效。
他勉励中医青年继续挖掘中医药宝库造福人类,抓住当下大好时机,融合中西医学各自优势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当日,与会专家、学者共同见证中医药青年人才培养工程“雏鹰计划”项目正式启动。中国科学院陈凯先院士以视频方式为青年学者发来问候,他表示,青年人才是中医药事业长久发展的根基,当前中医药事业迎来了重大历史发展机遇,青年学者要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学习、探索,提升科研水平。
中医药创新发展青年学者高峰论坛与“雏鹰计划”项目旨在打造优秀中医药青年学者的交流平台,推进青年人才培养工程,促进学会与高校间的深度合作。该平台联合上海中医药大学九州通医药创新研究院,旨在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体系,优化中医药科学研究成果市场化转化效率,传承中医精华,更好服务社会人民,积极响应国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曹锡康、中华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孙永章分别致辞,双方均谈到,从事中医药事业研究的青年学者是我国中医药发展极为重要的新生代力量,中华中医药学会与上海中医药大学联合开展的优秀中医药青年学者“雏鹰计划”项目是顶级学会与顶级高校的强强联合,希望青年才俊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与创新。
作者:唐闻佳
编辑:张鹏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