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手术室运送机器人、静脉配置机器人、核医学病房服务机器人等“上岗”后,今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科研综合楼正式竣工投用,宣告国内首个5G+智能机器人管理系统在这栋科研平台大楼投入应用,仁济医院“智慧医院”建设工程里再添“智慧楼”。
这栋全新的科研综合楼拥有20层、近4万平方米,融合上海市肿瘤研究所等多个科研单位。据仁济医院保障处处长金广予介绍,整个建筑以智慧、绿色为设计和运营目标,在设计施工及运营维护阶段全程采用BIM管理模式。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楼宇配备有消毒机器人、试剂配送机器人、人脸识别访客机器人管理系统,构成国内首个5G+智能机器人管理系统。此外,智能化实验室控制系统及远程交流中心等项目让此楼成为名副其实的智慧楼宇。
访客步入该楼,大楼配置的人脸识别访客管理系统以及导引机器人将自动上前“迎接”。人脸识别技术结合“钛米导引机器人”,采用全局路径规划与局部路径规划相结合的思想,实现机器人在复杂医院、科研楼环境下的精确自主导航,能提供楼宇导航、科研楼访客引导、院内信息传达、医疗知识宣传等服务。
大楼各楼层还配有消毒机器人,其集成紫外线消毒、超干雾过氧化氢消毒、空气过滤三种消毒灭菌方式于一体,拥有自主导航技术、且自主移动。消毒机器人全程自动化操作,人机分离,保障操作人员安全。机器人还可以根据空间面积自动计算消毒时间,自动围绕消毒目标无死角消毒,特别适合科研楼宇或有毒有害场所的消毒。
不止于此,楼宇里还有试剂配送机器人,主要用于检验、血液标本配送及试剂自动配送。根据标准化流程、指纹识别、全程可追溯、多点配送等要求配备的机器人,将担负科研楼试剂库房与实验室配送需求,大大节约相关人员时间,优化配送路径,提高工作效率。
据介绍,仁济医院科研综合楼整合了仁济医院及上海市肿瘤研究所等众多科研部门,还设有学术报告厅、会议室、办公区、标准实验室等区域,以及中庭、学术讨论区,为科学家提供舒适的休憩与讨论空间,在思想碰撞中激发科学家的创造力。
此外,大楼地下一层的下沉广场设置仁济医院院史陈列馆、阅读吧、西餐厅等设施,为改善医护人员工作环境提供了适宜场所;地下二层另设置200个车位,解决员工的停车需求。
据了解,随着AI技术、芯片技术的发展,仁济医院是国内较早通过智能机器人等构建智慧医院的机构之一,近年已陆续使用手术室运送机器人、静脉配置机器人、核医学病房服务机器人,东院日间手术病房人工智能随访助手,促进医院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医疗成本,改善患者就医体验,降低医护人员职业伤害。仁济医院副院长虞涛坦言,随着5G技术的发展,钛米机器人技术与医疗业务将更加深度融合,将不断助力智慧化医院的建设和发展。
作者:袁蕙芸 唐闻佳
编辑:唐闻佳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