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意大利、瑞士、英国、捷克、马其顿、爱沙尼亚……在“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上海市胸科医院全世界的“朋友圈”正不断扩大。
记者从即将在上海召开的第二届中欧胸部疾病国际论坛新闻通气会上获悉,近年来,通过开办国际医生培训项目、合作国际课题、合办学术论坛等,胸科医院在心胸专科领域将互学互通、共进共赢的种子播撒到“一带一路”沿线诸多国家,一批前沿新技术成果将造福于民。
开放,携手国际同道,医路前行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也是上海市胸科医院国际合作的核心。
2015年,“一带一路”倡议发起之初,胸科医院就充分发挥自身专科特色,与捷克方签约启动了肺癌免疫治疗国际多中心研究项目,此后不断深化合作内涵。2018年,经三年多国际化的交融互通,胸科医院主办了首届中国东欧胸部疾病国际论坛,由科研项目萌起的开放之路,转化为涵盖胸外、呼吸、肿瘤、放疗、病理、护理等多学科并进的广泛交流。
其后,胸科医院“一带一路”的朋友圈不断扩大。这一年多来,胸科医院先后与意大利帕尔马大学、希腊雅典大都会医院、欧洲胸部肿瘤协作平台等签约合作。
“我们与国际同道的合作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囊括了临床交流、科研合作、教学培养各个方面。”胸科医院院长潘常青举例谈到,胸外科副主任姚烽日前在伯尔尼大学医院完成了瑞士首例3D单孔胸腔镜支气管重建手术,呼吸内科韩宝惠主任领衔的中捷合作国际多中心研究已完成了入组,即将发布研究成果。
他强调,如今的互访不再是一天、两天,尤其是合作方来访,都是一周甚至更长时间。上周,麻醉科刚接待了一批国际学术交流团,整整一周,外方医务人员深入手术室,对高效的手术流程管理非常感兴趣。
共赢,培养“洋医生”,教学相长
“我没想到能在一家专科医院见到这么多来自各个国家的医生,他们从早上7点多开始,参加科室会议,到上台手术,到下午门诊,跟随教授导师,和中国的医生一起学习工作。” ELDJA MIMINI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一名阿尔巴尼亚留学生,今年9月,经学校推荐,她来到上海市胸科医院跟随这里进修的“洋医生”度过了一天。
2015年,上海市胸科医院在医学领域面向全世界心胸领域同道推出“国际临床教育项目”。不同于一两周的短期学习班,胸科医院启动该项目支出,就按规范化临床系统培训的模式来设计实施的,培训时间3个月到2年不等,进修医生要经过严格的从医资质审查,办理规范的临时执业执照。这是真正的“拜师学艺”。2015年至今,胸科医院已接收培训了来自英国、希腊、意大利、爱沙尼亚、马其顿、印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多名专科医生。
“申请明年要来我们医院胸外科做长期培训的国际医生太多了,我们有点应接不暇了。”胸科医院胸外科主任方文涛说,欧洲胸外学科的微创手术没有中国发展得那么快,在上海胸科医院,胸外学科微创手术已经占比超过90%以上了,疾病谱广覆盖,技术门类全面,从开胸手术到各类胸腔镜,再到机器人手术,在这里都能学习到,这在国际上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是吸引“洋医生”纷至沓来的重要原因。
“这些技术,仅仅看几天是不够的,需要循序渐进式的系统培养,我们希望中国的心胸先进技术能够通过我们的培训项目传播到世界上更多国家,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 方文涛自豪地说。
Emmanouil Georgiannakis医生现在是希腊雅典大都会医院的胸外科主任,几年前,他就是胸科医院的一名国际进修医生。在通过一年多的系统学习后,他回国,在当地成功施行了希腊第一例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如今,在大都会医院,胸腔镜手术已常规开展。
这些“洋医生”也成为国际医学合作的纽带。“所谓教学相长,欧洲同行们在临床研究方面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跨国的科研合作也越加深入。”胸科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吴镜湘说。
创新,让世界了解中国,造福患者
新中国成立70年,中国医疗对外交流之路,走过了“学习者-参与者-贡献者”的过程,创新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胸科医院也将其放在首位,无论是领衔国产肺癌靶向、免疫药物自主研发,还是纳米刀、消融技术、气管介入等胸部疾病新技术的推陈出新,都彰显了胸科医院在胸部疾病领域创新发展的强劲势头。
放疗是胸部肿瘤治疗中的重要组成。胸科医院放疗科以非小细胞肺癌的早期、局部晚期、手术后患者,及小细胞肺癌患者为对象,基于一系列临床研究提出了精细放疗规范化治疗模式。相关研究成果不仅在国内放疗行业广泛运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而且走出国门,被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指南收录,并被纳入美国放疗医师继续教育必修内容。
胸科医院放疗科还继续努力在个体化、精准化方向中进一步拓展放疗在肺癌早期和晚期患者的适应症,以让更多的患者从放疗的参与中获益。
“手术麻醉快通道”模式是胸科医院近年来积极探索的项目,在每年成功完成超过17000例心胸麻醉的基础上,胸科医院已开始进行“无插管”麻醉探索,该项先进技术极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大幅缩短患者术后下床活动和出院时间,这也为“日间胸部手术”成为可能奠定了基础。
以住院患者全流程管理为目标,以智能护理平台为媒介,胸科医院护理部创新建立了“手术患者全流程追踪系统”,实现了手术患者高效安全转运,为年超过17000例心胸手术的开展奠定护理基础。
“创新是医院发展的源动力,胸科医院要对标国际最高标准进行发展,我们不仅鼓励专家学者走出国门,去世界舞台发出中国声音,更要将国内外行业中最顶尖的专家学者请过来,面对面交流。”潘常青院长谈到,每年举办的胸部疾病国际论坛均有多位院士领衔,即将召开的大会更是有欧洲胸外科医师学会(ESTS)的主席、候任主席、前任主席、国际肺癌联盟病理分会主席,以及海内外心胸领域诸多大咖专家与会,碰撞观点,助力胸科创新源源不断,最终造福全球患者。
作者:唐闻佳 姚君
编辑:唐闻佳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