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群华教授与最新研发的肝癌AI机器人
国家癌症中心中国肿瘤登记年报相关数据显示,中国疾病谱中,恶性肿瘤死亡率居首位,且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每年所需肿瘤医疗费用2200亿元。全国每年新发恶性肿瘤病例约309万,死亡病例196万,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和结直肠癌居前五位。
肿瘤防治是人工智能重要研究和应用领域。近日召开的第十届全国肝胆胰疾病高峰论坛上,由中国医促会肝胆分会主委、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严律南教授和医库云CEO张群华教授共同公布了“AI肝癌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和“AI肝移植临床决策系统”, 旨在辅助医生决策时专业知识不断更新,给患者恰当治疗。
肝癌俗称“癌中之王”,我国肝癌发病数每年新增病例40多万,占全世界肝癌总数的50%,但预后差,术后五年生存率仅30%左右。华西医院严律南教授介绍说,目前,我国的肝癌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肝移植、局部消融、介入治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生物治疗等,各种治疗路线交叉庞杂,尽管国内外发布了相关治疗指南,但在实际的临床决策中仍严重依赖于主治医生的临床经验和判断。尤其对于基层医院和年轻医生而言,治疗经验的匮乏会影响他们做出最合适的决策,从而影响患者的预后。
而顶尖医院的数据系统中沉淀大量的病例数据,凝聚了医院医生的经验和智慧,如果能合理利用这些资源,为医生的临床决策给予支撑和支持,无疑具有巨大价值。针对临床需求,研究一套基于数据的可用于原发性肝癌治疗的AI临床辅助决策系统开发有显著的临床价值和现实意义。”
“我们打造的AI系统基于真实的中国病例数据和训练材料,建立了一整套智能化数据处理体系,更利于实现在中国人群及临床个体病例的应用。”作为医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的独角兽企业,医库云CEO张群华教授介绍,我国在肝癌诊治领域拥有海量数据,为AI技术再现人类医生的诊疗过程提供数据支撑。
据介绍,这一AI系统基于华西医院提供的近万例完整肝癌病案大数据得出,围绕医生和患者关心的诸多问题,通过大数据分析和AI计算提供可行解决方案。这包括治疗方案推荐、生存周期预测、复发率和复发周期预测、相似病例推荐、用药推荐、治疗历史追溯、指南推荐等,旨在辅助医生帮助患者解决问题。
去年10月,在第九届全国肝胆胰疾病高峰论坛上,全国肝癌人工智能研发平台就已启动。华西医院率先和医库云合作研发肝癌人工智能临床应用项目,历经一年共同研发,“AI肝癌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和“AI肝移植临床决策系统”出炉。
张群华教授介绍说,系统提供了基于数据和基于指南的两套推荐方案。前者建立在大量的医疗数据基础上,利用大数据分析和AI算法,从中训练并学习到既往医生的经验,而后给出相应治疗建议;后者建立在最新的原发性肝癌治疗指南和专家共识基础上,通过建立肝癌治疗知识逻辑框架,根据患者输入的数据实现治疗判断的自动化。
华西医院肝外科主任文天夫教授表示:“经过近一年医库云与华西医院跨界学习的深入沟通和不断研发,AI肝癌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功能得到不断丰富,可提供循证、个性化、多层次、长周期、有优先顺序的治疗方案和策略,从而帮助肝癌医生或临床团队做出更快速、更精准的治疗决策。基层医院未来接入该系统后,相当于引进一名肝癌领域拥有国内领先技术的专家,为肝癌患者造福,而且对商业保险开发路径的能力具有深远影响。”
在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相关费用和资源投入比率中,癌症已成为政府健康工程中最大投资项目之一,更是癌症患者家庭的长期经济负担。基于此,今年9月,医库云还与中国医促会妇儿保健分会主委、中国工程院院士马丁共同启动妇科肿瘤AI的研发,这也意味着医库云在肿瘤防治AI研发领域全面展开。
医库云CEO张群华教授透露了“一轴三横”的布局,一轴是指聚焦AI赋能肿瘤医生的垂直领域,包括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子宫颈癌、卵巢癌、脑肿瘤十大癌症,占全部恶性肿瘤的76%。三横是指一要用AI技术对肿瘤患者实施慢病全生命周期精细管理,并推进“AI+药物”“AI+科研平台”的工作,以期AI在肿瘤防治领域产研结合的产品落地,助推健康中国建设。
作者:唐闻佳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唐闻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