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图片到朋友圈时一定要凑九宫格,差一张就浑身难受;看到货架上的东西没有按类别摆好,一定要冲上去摆好才觉得舒服;手机APP上有未读消息的红点一定要点掉,APP的位置甚至也要按照颜色摆放好……
这些行为表现会让有些人产生自我怀疑:我是不是得了强迫症?
今天,第二届中国强迫症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区分正常人的强迫现象与真正的强迫症,给予强迫症患者及时的干预,这是海内外专家学者十分关心的话题。
“强迫症是一种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把它列为十大致残性疾病之一。而我们现在都知道,没有心理健康,就没有真正的健康。”上海市卫生健康委科教处处长张勘在论坛开幕式的致辞中谈到,在“健康中国”“健康上海”推进的契机下,这类重性精神障碍的诊疗一定要做好多学科的协同发展,做好医疗、科研的系统布局,通过学术积累带动人才队伍的培养。
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正常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或多或少会有强迫的症状,比如脑中反复循环一首歌,反复思考某个问题,强迫分门别类等,然而,有这些强迫现象,并不意味着一定患有强迫症。
强迫症是以强迫观念、强迫冲动或强迫行为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精神障碍,终身患病率为0.8%-3%。“重复”和“纠结”是强迫症的两个核心表现,很多强迫症患者在就诊之前,可能已有长达十年甚至数十年之久的病史,期间的病情波动演化,无疑给临床诊断带来了很大困难。
作为一种慢性致残性精神障碍,强迫症不仅对患者来说充满痛苦,也给家庭成员造成重大的负担。正因为如此,国内外的学者正在前赴后继整合优势资源,采用“创新引擎”激发研究的内生动力,使新技术惠及医学发展、惠及人类健康,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实践,为患者带来切身福音。
本次论坛由上海市心理卫生学会、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强迫症专委会、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精神病学基础与临床分会强迫障碍研究联盟主办,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承办,会期两天,国内外从事强迫症临床治疗、科学研究、心理咨询、预防教育等领域的200多名专家、学者与会,交流强迫症在机制探索、临床诊疗、护理与康复等方面的新研究、新理念、新技术。
“现在大众对于‘强迫’这个词似乎越来越熟悉,常常在生活中开玩笑。但是在研究者和临床医生的眼里,强迫症是我们严阵以待、不懈探索和攻克的难题。” 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王小平教授强调,医生和研究者应当抓住机遇,充分利用资源,整合全国乃至世界高精尖的医学力量,系统而有层次地开展强迫症相关研究。
谈及强迫症的诊治现状,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强迫症专委会主任委员张宁教授忧心忡忡,“强迫症患者比想象中要多,治疗还不尽如人意,还有很多路要走。”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门诊部仇剑崟主任注意到,门诊时常会有来访者就自己有某些“强迫”的倾向,例如家里东西没有放好就浑身难受、朋友圈发图必须形成“九宫格”等,而询问医生自己是否患上了强迫症。在她看来,这是一个好现象,说明人们不仅知道强迫症这个病,在思想层面也开始重视了。
“近期,国内卫生经济学调查推测其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将高达3000亿元。”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王振教授介绍,尽管强迫症的诊疗存在难度,但随着研究推进,新兴科技被引入强迫症的诊疗,包括虚拟现实(VR)、经颅磁刺激(rTMS)等技术,已取得不错的诊疗效果。他也希望通过本次高峰会,会有更多的精神卫生问题获得社会的关注。
记者了解到,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强迫症诊治中心前身为成立于2002年的强迫症诊疗研究中心,2017年更名为强迫症诊治中心。该中心致力于推进强迫症的规范化诊疗、康复和预防,已形成以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为主、物理治疗为辅,并开展科普教育和社会功能康复的整合式治疗模式。
链接:正常人的强迫现象和强迫症的区别到底在哪呢?
举一个直观的例子:
很多人外出时会担心家中煤气没关好,可能会再次回家检查一遍才踏实,这只算得上是强迫症状。但倘若是来来回回检查数十次,即便人在家中也要检查,甚至都不让人去厨房,只要有人去厨房就会觉得别人动煤气了,就要重新检查煤气,这就是强迫症了。
相比强迫症,我们把正常人强迫现象的特点总结为几点:
1、强迫现象出现的时间短暂,偶尔出现,出现之后又会稍纵即逝;
2、强迫行为不会严重影响到个人的日常生活、工作以及社会交往;
3、没有“反强迫”心理,没有从思想上主动去克制这些强迫行为;
4、人在做出强迫行为的时候不感觉痛苦,也没有治疗的愿望。
作者:唐闻佳 乔颖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