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上海的卫生健康系统里,有一大批在祖国怀抱里成长的专家名医,他们热爱祖国的医学事业,关爱患者,刻苦钻研医术,为祖国医学事业作出突出贡献。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上海市卫生健康委根据国家卫健委与上海市实施“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的有关精神,与文汇报共同推出“名医与共和国共成长”大型征文活动。本次活动获得社会各界广泛支持,来稿众多,本报选登优秀作品刊发,希望这些共和国名医的成长经历、爱国奋斗故事成为广大青年医生学习的楷模,激励广大医务人员建功立业新时代。
郑民华记得一件小事:有一天,他去吃同事的喜酒,走在热闹的淮海路上,忽然有人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臂,他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对方是谁。“郑医生,你不记得我啦?你给我开过刀的呀!你看我现在恢复得多好!”对方像面对着老朋友一样笑得阳光灿烂。
每当想起这件事,郑民华就觉得:“做医生真好。”
作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胃肠外科主任、上海微创外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郑民华是国内外公认的微创外科领军人物:他既是英国皇家外科学院院士,又是世界内镜外科联盟常务理事;他既是亚洲腹腔镜与内镜外科医师学会主席,也是亚太疝学会创始委员及常务理事。在一众“国际范儿”的头衔下,不久前刚刚被评为“上海市十佳医生”的他说,他还是最喜欢人家叫他:郑医生。
微创外科“吃螃蟹”的人
有人说郑民华“有一双女人的手和一颗狮子的心”。对此,他笑着说:“我属虎,应该是一颗老虎的心吧。”批评学生时特别严厉,他又会自嘲:“我是不很霸道?是属虎的缘故吧?但我坚持的都是对的呀!”那么,这双手呢?郑民华想起留学法国的时光:1987年,腹腔镜手术问世不久,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引进一套全新腹腔镜手术器械,同时选拔一批医生尝试探索,当时还只是住院医生的他被选中:“理由很简单,因为我是中国人,有一双拿筷子的手。”
从此,他成为微创外科“吃螃蟹”的人。1989年,26岁的他在法国成功完成自己的第一例腹腔镜胆囊摘除手术;1991年回国后,他就开展了华东地区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1993年,30岁的他又顺利开展国内第一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把我国微创外科推进恶性肿瘤领域。而立之年,名动一时。
▲1989年,郑民华在法国做腹腔镜手术
现在,“微创手术”既普遍又热门,人们已经认识到腹腔镜技术是外科手术的一场革命,但每一个新兴事物在未被认知与普及时,必然会遭受巨大质疑,当时有人开玩笑:“腹腔镜嘛,就是回家有大门不走,偏要爬窗户。”
面对质疑、面对压力,郑民华展现出他“属虎的特质”,勇者无惧地走上推广之路:在院内,他向妇产科、泌尿外科、胸外科等多个科室普及腹腔镜技术;在院外,他一个一个城市地宣讲、手术演示,让外科医生们逐步了解、逐步认可。
2001年,他层层打擂,获得上海市政府大力资助,将瑞金医院微创外科建设成为上海市微创外科临床医学中心。他牵头制定我国腹腔镜大肠癌根治手术操作指南、为国内外40多家医院指导手术并培训医师。因为他知道:“这是百年一遇的机会,我有这个能力,就一定要抓住,一定要证明,微创就是外科手术的一个方向!”
25年后的今天,还会有人说腹腔镜看不清楚吗?不是看不清,是看得太清楚了。在他全力推动下,中国医学界从不知“微创”为何物,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为首选术式;从质疑微创下恶性肿瘤手术根治的效果,到外科手术的“微创比例”成为衡量学科先进性的客观指标。他引领中国微创外科界,制定中国标准,规范手术,减少创伤,造福患者。
就在去年年底,郑民华开展的国内首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特地前来看望他,这位患者双手颤抖着拿出她珍藏22年的出院小结时,当时在一旁的郑民华学生、瑞金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臧潞说:“我被震撼了!做医生再苦再累,也值了!”
做得“更少”,是为了得到“更多”
“保守是无望的。”郑民华说,“做医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唯有认准方向,顺势而动,才能走得长远。”25年来,他从没有停下脚步,不断开创先河。
2004年,国内首例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被“推”到他面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公认难度最大的手术之一,更何况患者已70岁且伴有高血压及肺气肿,开腹手术会带来致命并发症。手术最大难点在于:切断患者的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胆总管、胰颈胰体部,切除胆囊之后,等于切除患者消化系统的“十字路口”,每一条生命攸关的“通道”——胰肠、胆肠、胃肠,必须在最短时间内精确修复,哪怕几秒耽误,就可导致患者消化液大量流失,即刻在手术台上停止心跳。
手术室里,人人屏息,他目光锐利而镇定,胰肠、胆肠、胃肠吻合完美,门静脉周围、肝动脉周围、胰线等处淋巴结清扫干净。手术5个半小时,患者出血量仅50毫升,没有并发症,20天后出院。当时,全世界开展同类手术尚不足百例。
2006年,另一位老人找到郑民华。老人患有直肠癌,肿瘤占据肠腔一圈,但身患强直性脊柱炎几十年的他,平日难以正常站立,平躺时上半身与床形成了45角,形如龙虾。在许多医院,他都被外科医生以“腹腔空间太小、人无法躺平”等理由而拒绝手术。郑民华制订手术方案,与麻醉科、骨科等通力合作,闯过重重难关,在旁人认为根本不可能施行手术的极度狭小而曲折的空间内“闪转腾挪”,为老人成功手术切除肿瘤。
2007年,郑民华再次挑战高难度:为一位55岁患者同时切除直肠癌和胃癌两处原发性恶性肿瘤,这在国内外文献均未见报道……“不断向更高端、更精细的层面发展,不介意‘长江后浪推前浪’,因为我喜欢站在‘风口浪尖’。”他说。
▲郑民华在瑞金医院成功完成中国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
机器人腹腔镜手术、单孔腹腔镜手术、3D腹腔镜手术……这些年,郑民华关注并尝试微创外科领域每一次创新与进步,他从不曾畏惧挑战,亦从不会盲目乐观。
他说,外科发展经历三个阶段,即外科微创化、手术精准化、微创功能化,微创外科手术以创伤小、时间段、恢复快等特点而著称,但手术医生不能单纯以手术时间长短、肿瘤切除干净与否以及表面伤疤大小来衡量手术的成功,而应更多地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
“‘创伤’的概念不能仅理解为‘伤口’,如果医生经验不丰富、技术不到位,花费时间比传统腹腔镜手术长得多,那就谈不上‘创伤更少’。”他说,“外科医生面对不断更新的改良技术,不能急于求成,必须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好好学习掌握;另一方面,对新技术的开放式研讨与操作训练的培训联盟势在必行。”
一路走来,凡有微创外科的国际学术会议,必有“中国郑民华教授”的专题报告。2009年,他当选为亚洲腹腔镜与内镜外科学会主席,第一次在中国成功主办亚太年会。2014年,他成功申办2016年世界内镜外科大会,这个世界微创外科届的奥林匹克盛会将首次来到我国。
“疾病谱伴随人类社会发展而改变,无形中也为临床治疗的创新推波助澜;而不断推陈出新的治疗方法又进一步影响疾病谱再度改变。以此循环,造就医学历史的螺旋型发展。”他说,“在传统开腹手术时代诞生而被誉为‘二次革命’的腹腔镜手术,如今也被冠以‘传统’二字。可见‘时代列车’一趟趟驶过,其源源不尽的燃料就是创新精神。微创外科技术蕴含的理念——‘less is more’,做得‘更少’是为了获得‘更多’,这正是创新精神的原动力之一。”
“技术为王,但别忘了以人为本”
跟随郑民华查房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他像一个大家庭的家长似的,又威严又潇洒,总把袖子卷到手肘以上,总是告诫别人:“这病啊,都是吃出来的!”在病房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谁没垫枕头,他嘱咐护士帮忙垫上;谁要是担心第二天的手术,他就到病床边打气;谁偷偷抽烟,他两眼一瞪训上几句
。有一次,有位老人抓住他的手:“我要多住两天。”他俯身问:“怎么了?”原来老人刚动完手术,在打点滴,怕回去没人照顾。他笑着拍拍老人的手:“老人家放心,不会让你这样带着‘补药’回去的!一定让你养好病,自己走回家!”老人乐呵呵,拉着他的手不放。
▲郑民华成功完成中国首例3D全高清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
这些年,医院里的高龄患者越来越多,不少老人因为开腹手术风险大,主动要求做腹腔镜,找到郑民华,他总不忍拒绝。这些年,他带领团队收治众多疑难杂症,瑞金医院成为病人口口传颂的“终点站医院”。
医院好,技术高,一定收费贵?到郑民华这里,这条定律不成立。他总想法子为病人省钱,在手术方式和医疗器材选择上为病人精打细算,他说:“好钢用在刀刃上。少用药,多用心。”在瑞金医院,胆囊切除术住院天数从6.8天下降到1.3天,腹腔镜胃癌、肠癌的住院诊治费用一直保持全市最低,但患者的术后生存率和就医体验却从未降低。
“微创外科正由精准化向功能化发展,即从对技术的精准追求逐渐转向对人的整体关注。随着就诊速度加快,以及学科亚专业越来越精细区分,病人如果不是以‘人’来看病,而是以‘器官’来看病,这会导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愈演愈烈。”郑民华说,“医生应把病人视为一个整体,不能将肿瘤部位割裂来看。随着老龄化社会到来,微创外科应紧跟疾病谱变化,向老年医疗靠拢,这就需要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能力,为患者提供整体化的诊疗方案。”
因此,他在国内首次提出“微创外科+”的模式,尝试建立多学科整合的“模板病房”:以患者为中心,整合院内的医疗资源,让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都能得到连贯和优质的服务。让住院患者不用为了做一次普通检查就要在医院楼与楼之间、楼上楼下来回折腾,力争在病房内、病床边完成尽可能多的工作。最近,他还推出一款术后随访服务,定期为出院病人推送消息,接送患者前来医院复查,替他们预约各项检查,提供全年24小时无休的医疗咨询。“尽量移动医生,而不要移动患者。”他说,“给病人安全感与信任感,这是我最看重的事。”
如今,他的“微创外科+”即将变成现实,瑞金医院微创外科将搬入新的综合大楼,2个楼层、120张床位,一个全新的胃肠道恶性肿瘤诊治专科将采用以微创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理念,以一站式诊疗模式造福更多患者。
谈及未来,他的目光愈加炯炯有神,踌躇满志。这双眸子,在针砭时弊时,充满着愤世嫉俗的不羁;在伤逝病人时,流露着生老病死的无奈;在手术台上全神贯注,仿佛君临天下;在手术室外谈笑风生,却又是那竹林间的魏晋风度。这让人想起英国诗人西格夫里•萨松的一句诗:“我心中有猛虎,细嗅蔷薇。”译者、学者余光中解读:非蔷薇,猛虎便成了粗汉;非猛虎,蔷薇便成了懦夫。
猛虎象征着勇气与自信,蔷薇代表着精巧与细腻——刚柔并济,这是他医者的风范,亦是他为人的本色。他知道生命的脆弱,所以他懂得病人的感受一如自己的感受;他知道生命总有尽头,但也相信一定有些东西比生命更为长久。他曾自嘲“愤青”,如今,“愤怒青年”已成“愤怒中年”,而“猛虎”依然“细嗅蔷薇”,只因赤子之心不会改变。
作者:宋琼芳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顾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