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二个“中国医师节”,由上海市卫生系统青年人才奖励基金会与文汇报社等联合主办的第十七届“银蛇奖”揭晓,20位杰出青年医务工作者获奖,14人获提名奖。作为上海卫生系统青年人才最高荣誉奖,“银蛇奖”设立30年来,对发掘培养上海优秀医务青年人才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任善成、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张锋荣获本届 “银蛇奖”一等奖,他们的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颖浩、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荣获“银蛇奖”特别荣誉奖。
本届“银蛇奖”获得者呈现三大特点:层次高、临床强、创新多。
获奖者中,高层次医学人才涌现,包括国家“长江计划”学者4人次,国家“杰青”与国家“优青”8人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3人次,领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6项。比如,一等奖获得者、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人类精子库主任张锋教授,探索发现先天性脊柱侧凸等出生缺陷的致病性基因拷贝数变异(CNV)及其致病机制,引领了国际上CNV分析和遗传诊断的新方向。
医学创新的根本目在于服务临床,“银蛇奖”自诞生起就具有明显的“重临床”基因。本届一等奖获得者、长海医院泌尿外科医生任善成近三年主刀完成高难度机器人手术600多例,荣获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中国十万例杰出贡献奖。在导师孙颖浩院士带领下,他还构建了前列腺癌血清瘤标分子病理影像定位的多层次早期诊断体系,使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率由5%提高到63%,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本届获奖者提出和建立的许多理念、技术、方法,在国内外均属“率先”“首次”。二等奖获得者、瑞金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研究所研究员曹亚南在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肾上腺库欣综合征等疾病研究中取得的首创发现,获世界广泛认可,相关成果在《科学》《自然》等国际顶尖期刊发表。二等奖获得者、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研究员胡承揭示了中国人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特有遗传机制,首次构建了“中国2型糖尿病遗传预警模型”,用于筛选遗传高危人群。
本届获奖者获批的实用新型专利、国家发明专利、国际发明专利达53项,许多专利已成功完成转化,用于临床实践后产生了可观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银蛇奖”于1989年设立,1991年起每两年评选一次,面向全市40周岁以下优秀医务青年。设立30年来,共评出268位“银蛇奖”得主、285位“银蛇奖”提名奖得主,一等奖获得者的23位导师先后获特别荣誉奖。获奖者中已走出陈竺、葛均波、陈国强、孙颖浩、张志愿、宁光、李兆申7位院士,不少人已成为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有的在重要领导岗位任职。
30年孵化名医矢志不渝,在“银蛇奖”的评选、激励下,一大批优秀医务青年脱颖而出,“银蛇奖”已成为上海优秀医务青年成才的重要阶梯、服务百姓健康的闪亮名片。主办方表示,将进一步凝练“银蛇精神”,激励青年医务人员热爱本职、刻苦钻研,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为“健康中国”“健康上海”建设聚力奋斗。
作者:本报首席记者 唐闻佳 通讯员 徐英
编辑:施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