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胖,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整天吃汉堡炸鸡的欧美人。可你知道吗,世界上胖子最多的国家已经是我们中国了。
英国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对全球1920万成年人做了个历时40年的健康调查,结果显示,在全球肥胖人口升至6.41亿的时候,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肥胖人口最多的国家。
经常听人说“一胖毁所有”,其实,肥胖不只毁了美感,还毁了健康。它不仅会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导火索”,更是引起人类致命杀手“癌症”的诱因。
近日,发表于《临床肿瘤杂志》的一篇论文《体重超标与癌症负担的全球趋势》,全面总结了由于超重肥胖所导致的肿瘤发生以及由此产生的疾病负担。
这项研究指出,在2012年有超过54万例癌症病例能归咎于超重或肥胖,占所有癌症的3.9%。更可怕的是,这54万的数字背后,还有上亿超重的癌症“后备军。”
▲成人的体重分类标准和及其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疾病的关系
15种癌症和慢性病与肥胖有关
全球每年因肥胖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死亡达340万,成为仅次于吸烟的第二个可预防的致死性危险因素。
癌症
早在2016年,国际癌症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体脂工作组就曾表示,存在证据表明体脂(body fatness)和13种癌症相关并且存在因果关系。这一系列的癌症包括绝经后乳腺癌、结直肠癌、子宫癌、食道腺癌、胆囊癌、肾癌、肝癌、卵巢癌、胰腺癌、胃癌、甲状腺癌、脑膜瘤和多发性骨髓瘤。
▲2.1 IRAC在2016年发表于NEJM的特别报告
最近一项报告指出,进展期前列腺癌以及口腔、咽喉癌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肥胖的影响。
▲全球各地体重过重所致癌症比例
心脑血管疾病
研究发现,超过标准体重15公斤的人群中,30%患高血压,大部分患高血脂,两者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肥胖是导致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每增加5公斤体重,患冠心病几率就升高14%,中风危险率提高4%。
糖尿病
糖尿病在体重正常人群中的发病率仅为0.7%,但中度肥胖者的糖尿病发病率会增加4倍,严重肥胖者会增加30倍。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大量脂肪堆积容易导致睡眠时出现打鼾、水肿甚至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可能出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骨关节病
体重过度增加对骨骼和关节是额外负担,容易引发关节炎、肌肉劳损等问题。
脂肪肝
内脏脂肪堆积程度与体重成正比,过多脂肪会对肝脏等器官造成损害,引发脂肪肝。
抑郁症
肥胖会引发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肥胖可使女性患抑郁症风险提高三成。
影响受孕
肥胖会导致女性体内雌激素增多,可达正常体重女性的2-5倍,继而引发月经不调等问题,影响受孕。
从基因上看,中国人更胖不起
体重指数(BMI),是目前医学界普遍使用的体型判断指标。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体质指数在18.5-24.9为正常,25-29.9为超重,30以上为肥胖。
东方人体质与西方人有较大差别,西方人的肥胖多是全身性肥胖,中国人的肥胖多是向心性肥胖(脂肪沉积以心脏、腹部为中心),且研究显示,中国人不需要胖到西方人那个程度,就会出现诸多健康问题。
因此,我国提出了更适合国人的肥胖标准,即体质指数大于等于24为超重,大于等于28为肥胖;男性腰围大于等于85厘米,女性腰围大于等于80厘米为腰部肥胖标准。
肥胖是一种可预防的疾病,任何时候开始减肥都不晚。
美国布朗大学研究发现,肥胖的人只要减轻20磅(约9公斤)的重量,就能对身体产生长远的积极影响,即使反弹也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能长期改善睡眠呼吸暂停、高血压、骨关节疾病等问题。
运动可显著降低癌症风险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生理教研室副教授汪军表示,运动是减肥的最佳选择。
快走、游泳、跑步、骑车等是较好的方式。一般来说,每周进行3-5次户外运动,运动时间至少要持续30分钟以上,中到大强度间歇运动减肥效果较佳。
老年人、长时间不运动的人,更适合走走跑跑的运动方式,可以循序渐进开始。先走1分钟,再以每分钟100米的速度慢跑1分钟,如此交替进行,每隔两周增大运动量。
国际权威医学杂志《美国医学杂志?内科》2016年5月发表了美国国家癌症中心的一项荟萃研究,该研究对144万人群进行了跨越18年的跟踪研究。
结果表明锻炼能显著降低十几种癌症的发病率,分别为食管癌(42%),肝癌(27%)、肺癌(23%)、肾癌(23%)、胃癌(22%)、子宫内膜癌(21%)、白血病(20%)、骨髓瘤(17%)、结肠癌(16%)、脑癌(13%)、直肠癌(13%)、膀胱癌(13%)、乳腺癌(10%)。
也就是说,中国发病排在前10位的癌症,有8种都可以在运动中获得显著益处。
运动可以降低中国排名前10的癌症中8种癌症的发病率
在饮食方面,避免油煎食品、快餐;严格控制饼干、糕点、糖果等含糖食物摄入量;建议用各种水果、蔬菜和谷物取代高脂食物;晚上睡前2-3个小时内,不再吃东西。
此外,一些生活细节也有助于人们减肥。比如吃饭时每口嚼15-20下,细嚼慢咽不但能帮助肠胃消化,还能产生饱腹感,让人更容易感觉到饱。
还可注意进食顺序,饭前喝汤,接着吃菜,再吃饭,尽量用热量较低食物填饱肚子,就不会摄入过多高热量食物。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顾军
来源:综合自生命时报、瞭望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