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积分榜头名身份结束此前一系列分站赛,这或许本该是过去这些年来中国女排距离世界女排联赛总决赛冠军最近的一次。要知道,球队上一次问鼎该赛事还要追溯到16年前,这场国际排联力推的商业赛事彼时还叫“世界女排大奖赛”。
然而,从公布总决赛参赛阵容的那一刻起,许多球迷们就失望了——中国女排几乎雪藏了全部主力,只留下龚翔宇一人;郎平缺阵,改由安家杰临场指挥。分站赛尽遣主力,在各队均以最强阵容出战的总决赛反而只派出二队,这颇为吊诡的做法自然不为部分期待一睹朱婷、李莹盈、袁心玥风采的球迷所接受,就连美国队主教练基拉里都在不解地询问“郎平去了哪里”。随着小组赛首轮负于土耳其队,对中国女排的质疑与批评之声甚嚣尘上,直到这支“中国二队”在后一战奇迹般击败克星意大利队,实现自我救赎,舆论氛围才有所缓和。
考虑到对手是此前全主力应战也未能拿下的美国队,中国女排在半决赛落败的结果并不让人意外。而在昨日的铜牌争夺战以3比1成功“复仇”土耳其队后,关于这支“中国二队”的风评彻底扭转。外界不再质疑郎平的选择,转而赞扬这拨国家队边缘人在关键战中打出了“女排精神”。这一系列态度的转变,多少有些唯结果论的意味——难道在小组赛负于土耳其队时,中国女排的顽强与求胜欲就配不上“女排精神”?同样,在中国队逆袭意大利队时,又有多少人注意到对手的状况:意大利队核心主攻希拉因病缺席此战,而且该队近期的整体状态非常糟糕,在负于中国队前刚遭土耳其女排横扫。但中国女排似乎不得不接受这样的舆论切换,赢球后被讴歌“再现女排精神”,若是失利,最大败因通常是“失去了女排精神”。
一直以来,郎平与中国女排的身上背负了太多竞技体育层面之外的压力。人们热心关注着这支有着辉煌历史、如今依然具备世界最强者实力的队伍,也时常会忽略中国女排作为一支竞技体育队伍的本质——与任何球队一样,中国女排需要调整与考察,既无必要也无可能去赢下每一场比赛,尤其是世界女排联赛这样的商业性比赛。
在此前的一系列分站赛中,除全程未遣主力的塞尔维亚及俄罗斯队外,郎平带着中国女排的主力们已与最强阵容出战的美国、土耳其、意大利、巴西、日本等主要对手悉数打了照面。在朱婷、袁心玥等绝对主力已无需考察,奥运资格赛又近在眼前的情况下,在商业赛事中派遣替补阵容出战是体育界的寻常做法。这样的故事或许只有发生在中国女排的身上,才会引发强烈质疑——有人不满偶像缺席,有人无法容忍失利,也有人两者兼具。
中国女排如今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来年的东京奥运会服务,而最亟待解决的问题正是阵容选拔。在大部分位置都已确定人选的情况下,中国女排的内部竞争已到了空前白热化的阶段:郑益昕、杨涵玉与王媛媛中仅有一人有望作为第四副攻入选,目前看来郑益昕虽身高并不占优,表现却最为全面;在丁霞的主力位置不可撼动的情况下,姚迪凭借过去几场的表现几乎锁定了另一个二传名额;受困于伤病,林莉近两年状态平平,但本届赛事的回暖表现,又一次让人看到了里约奥运会上的那个最佳自由人。在与顶级强队的实战中,每个人的优势与劣势都被放大,这样才更有利于教练组做出理性选择,而这或许就是中国以二线阵容出战世界女排联赛总决赛的意义所在。
作者:谢笑添
编辑:谢笑添
责任编辑:沈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