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上海上港打破了恒大对中超联赛长达七年的统治,获得队史上的第一座中超冠军奖杯。这次改朝换代让很多球迷欢呼雀跃,2018年中超联赛交出的一连串靓丽数据更是振奋人心:电视直播覆盖96个国家和地区的24亿人口,场均观赛人数2.41万高居世界第六,场均净比赛时间提升到51分15秒……一切都展示着欣欣向荣的景象。
中超联赛的进步不能被抹杀,但在职业联赛金字塔尖繁荣的背后,却暗藏着塔基的松动。在即将过去的2018年中,中国职业联赛时常被“退出”和“欠薪”所困扰,种种隐患在赛季末终于转化为一次汹涌的爆发。除此之外,男足国字号球队在这一整年同样屡战屡败,没有任何令人看到希望之处。
疯涨的市场终引发“退出潮”
胡尔克、塔利斯卡、奥古斯托等一流球星接踵而来,让全世界感叹于中国俱乐部的财力,中超本土球员动辄千万元的税后年薪则让日韩职业球员羡慕不已,就连中乙联赛都出现了高达300万元的年薪。但光鲜背后,是众多俱乐部、尤其是中小俱乐部的苦苦支撑。
7月,中乙球队沈阳东进和合肥桂冠因欠薪问题被足协注销注册资格,黯然退出。10月,上海申梵因内部困难中途退出中乙联赛。随着时间的推移,“退出潮”不仅没有消散,反而愈演愈烈。12月,先是深圳人人俱乐部宣布解散,不再参加下赛季中乙联赛;紧接着保定容大被曝出欠薪,随后俱乐部宣布转让股权;几乎在同一时间段,云南丽江飞虎、海南博盈,宁夏山屿海也纷纷用“寻求合作”“公开转让股权”甚至“免费转让股权”的方式宣布山穷水尽。
中甲同样有数支球队传出欠薪。辽宁宏运被曝拖欠球员工资已长达七个月之久,刚刚从中甲降级的球队大连超越也陷入“欠薪门”……疯涨的中国足球泡沫无疑让职业球员们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但也将众多中小俱乐部逼入了绝境,裂痕已在金字塔基出现,而一旦多米诺骨牌倒下,拿着高薪的本土球员们也很可能面临合同金额无法兑现、甚至是失业的困境。某位中甲俱乐部负责人在谈及足协财务新政“四顶帽子”时感叹:“来得还是太晚了,如果早五年的话也许会好很多。”
如何出人将成联赛更大课题
如果说基座的松动是隐忧,那么男足国字号球队的全线失利就是实实在在的危机了。至少从目前看来,近年来投入越来越高的职业联赛并没有让代表国家出战的各年龄段球队获得实力方面的显著提升。
1月,U23亚洲杯在常州开打,揭幕战3比0完胜阿曼队的中国U23男足迎来完美开局,却在随后两战先后负于乌兹别克斯坦和卡塔尔,无缘晋级。这次失败直接冲击了中国足协苦心经营的职业联赛U23政策,这批在中超、中甲获得政策扶持的球员依然没能在与亚洲同龄选手的比拼中展现出竞争力。
七个月之后,这支U23男足又一次冲向了雅加达亚运会的赛场,小组赛的三战全胜一度让人看到了希望,但八分之一决赛的失利又一次将球队打回原形。3比4落败的比分看似距离晋级只差了一点,但上半时就输了0比3的难堪以及对手沙特球员比中国队小了两岁的现实,让人很难对这场比赛释怀。
10月,出征亚青赛的U19国青同样惨败而归,这支球队曾被寄予厚望,队中多位球员已能在中超打上比赛,但最终小组赛三战只击败了马来西亚,排名第三未能晋级,再一次无缘世青赛。
中超联赛看似繁荣,但中国足球在各个年龄段都缺乏人才的现实始终未能改写。如何借助联赛体系培养出成批人才已成为中国足协接下来的重点工作,在未来球队的报名名单中加入本俱乐部培养的U21球员,以及鼓励高级别联赛的“本土剩余力量”以租借形式流动到低级别联赛,便是又一次全新的尝试。
2018年,中超依然璀璨,而中国足球却依然在黑暗中潜行。
作者:本报记者 陈海翔
编辑:陈海翔
责任编辑:沈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