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18年8月4日,印尼雅加达,市区上空出现红色的晚霞。第十八届亚洲运动会将于8月18日至9月2日在这座东南亚第一大城市雅加达举行。
第18届亚运会的大幕本周将于雅加达开启,中国代表团参赛名单于上周正式公布。这份囊括了845位运动员、涉及除卡巴迪和举重外全部38个大项的名单上,大多是不为外界所熟知的名字。这延续了过去十数年来中国代表团对亚运会的定位与态度——平均年龄24.4岁、631人从未站上过亚运会或奥运会舞台、接近75%的“新人”占比创近年来新高,而仅仅19位奥运冠军参赛,又成了中国代表团在过去三届亚运会中最星光 “黯淡”的一次。
若功利地从奖牌榜角度而言,诸多世界冠军的缺席依然无碍中国选手在亚洲赛场的统治。自1998年曼谷亚运会起,中国代表团的金牌数就再也没有低于过日韩两大竞争对手的总和,但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亚运会 “练兵”的意义远胜于成绩本身。 “为备战东京奥运会发现、培养新人,增长实战经验,锻炼参赛队伍。”正如国家体育总局竞体司司长刘国永在代表团成立动员大会上定下的基调,此番兵发雅加达,剑指东京才是中国代表团的目标所在。
奥运冠军数量锐减各有原因
与广州、仁川两届亚运会时24岁和23岁的平均年龄相比,如今的这支中国代表团其实并不算太年轻,尽管从未亮相亚运、奥运舞台的新人比例高于往年,但涨幅相当有限。这一现象与中国体育的发展有着莫大关联,自国内选手有了越来越多参与世界顶级赛事的机会后,亚运会的定位就已成为锻炼新人、为更大舞台备战的平台。同样的剧本也发生在劲敌日本身上,而另一主要对手韩国则因为特殊的兵役制度为其部分适龄运动员制造了额外的参赛动力。
参赛奥运冠军的数量锐减才是本届亚运会中国代表团名单体现的新特征。这一趋势在过去已有征兆,广州、仁川两届亚运会,中国代表团阵中均有35位奥运冠军压阵,但随着李晓霞、王皓等名将落选,刘翔伤退,仁川亚运会时已有些星光黯淡,到如今数量则索性少了近半数。在此次出征雅加达的19位奥运冠军中,包括了九位在里约问鼎的女排球员,以及林丹这样已步入运动生涯尾声的功勋老将。
奥运冠军数量整体下滑的趋势在不同个体上呈现出的原因截然不同:仁川亚运会时,实力强劲的中国举重队已有三人曾在奥运登顶,但本次雅加达之旅,整支举重队均无法出席;四年前,林丹、蔡赟、傅海峰、李雪芮、于洋、赵云蕾、田卿等一众奥运冠军出征仁川,但伴随着这批顶尖球员的退役以及中国羽毛球陷入低谷,现在的国羽阵中只剩下林丹、张楠两位老将,以及新科奥运男单冠军谌龙;作为奥运金牌大户,国乒此番雪藏了马龙、张继科、许昕、丁宁、刘诗雯,在李晓霞已退役的情况下,这批包揽里约奥运会四块乒乓金牌的球员将悉数缺席雅加达之旅。
不过,里约奥运会后起伏颇大的国乒并不会因此面对太大的挑战:一来,男女队领衔的主将樊振东、朱雨玲均为现世界第一,队内还有林高远、陈梦等正值运动生涯上升期的实力球员;二来,几乎是唯一威胁的日本队选择战略性放弃,张本智和、水谷隼、丹羽孝希、石川佳纯、伊藤美诚和平野美宇等六大主力均不会参加亚运会。或许,以大部分主力出战的韩国队要比日本更有希望制造出些许威胁。
全主力出战的女排要为三大球救赎?
由于赛程关系,亚运会会与一些世界顶级赛事冲突,比如四年前就与女排世锦赛撞车,中国女排派出由张常宁领衔的二队出征仁川,最终在决赛中惨败于韩国队。而这一次,郎平带上了全套主力阵容,朱婷、袁心玥等名将悉数入选。
此举背后的意味不由得惹人揣测:日本女排全主力出战,本就拥有金软景的韩国女排又在最后时刻带上了此前神秘落选的二号人物金熙珍,激烈的竞争格局让本届亚运会女排比赛的含金量陡增;而今年的女排世锦赛将于9月29日开幕,在时间上也允许中国女排全力出击雅加达。同样有不少人认为,这是上一届亚运会痛失三大球全部六枚金牌的中国代表团收复失地的信号。鉴于男女足、女篮、男排的实力均难以夺冠,中国女排也自然而然肩负起在亚洲范围内重振三大球的重任。这份压力未必出于郎平的本意,但在亚运大幕拉起后却势必会成为围绕在中国女排身上挥之不去的话题。
另一支有望在亚洲范围内站上最高领奖台的则是中国男篮。然而相较于亚运会,明年的男篮世界杯才是这支球队的目标所在,直至今年年底才会将红蓝二队合并就是最直接的证明。这一次,代表中国出征亚运会的是缺少了易建联、郭艾伦两位绝对主力的红队,过去数月,这支多灾多难的球队先后遭遇了多起伤病,邹雨宸、翟晓川、赵继伟均将缺席,周琦、丁彦雨航两大核心归队不久且亦有不同程度的伤病。
所幸,中国男篮的对手们在亚运会赛场同样有所保留。经历了斗殴风波后一度退赛的菲律宾队,在归化克利夫兰骑士队后卫克拉克森未果的情况下,颇有些自暴自弃地改以二线阵容应战;日本队阵中两位有着美国篮球文化背景的潜力新人渡边雄太和八村塁未被列入名单;韩国、伊朗亦以年轻球员为主。其中,作为中国队过去数年最大威胁的伊朗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在哈达迪等黄金一代老去后陷入了严重的人才断档。在本就整体实力偏弱、参与球队较少的亚洲篮坛,即使只是 “半支队”出战,中国男篮仍是夺冠大热。
作者: 本报记者 谢笑添
编辑:范菁
责任编辑:谷苗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