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史上最年长的女子冰球得分者——44岁的里卡·瓦里拉。
关东冰球馆必将成为奥林匹克历史的一处重要注脚:在这里,人们见证了韩朝女子冰球联队的全部五场比赛;同样在这里,44岁的里卡·瓦里拉成为“活着的传奇”。
今天早场的女子冰球铜牌赛于16时40分开赛,对阵双方是芬兰和俄罗斯奥运代表队。四年前,两队曾在奥运名次赛里交手,即使俄罗斯占据主场之利,芬兰仍以4比0轻松击败对手。索契的那一战中,13号里卡·瓦里拉打进第二球,并助攻了第三、第四球——她以个人之力奠定了整场比赛的基调,并成为奥运史上最年长的女子冰球得分者。
四年后的平昌关东冰球馆,还是那位芬兰队13号,44岁的里卡仍在不停刷新本就属于自己的纪录:两场小组赛、一场四分之一决赛,她总计打进四球。层层冰球护具的重重保护下,你很难看清暴露年纪的脸部皱纹,而场上的那位13号飞驰突击,凶悍冲撞,无所不在,里卡·瓦里拉是本队的绝对主力,也是整届比赛最棒的攻击手之一,虽然她的年纪足以成为绝大部分冰球选手的母亲。“年纪只是一个数字。”这是你所能得出的唯一结论。
“索契之后,我的身体感觉不错,我依然觉得自己能有所进步,能在冰场上表现得更棒。在这个年纪,我已经没必要为自己或向别人证明什么,我只是享受比赛,并且还能帮助球队。”对于让大部分人觉得吃惊的年龄现实,里卡·瓦里拉说得风轻云淡。这位芬兰人的传奇并不仅仅在于年龄——2014年索契冬奥会前,退役十年的她才刚刚复出几个月。
20年前,里卡就是世界最顶级的女子冰球选手。1998年的长野冬奥会上,当年还叫里卡·涅米宁的她是赛会最佳前锋,随队夺得奥运会第一届女冰比赛铜牌。2002年的盐湖城冬奥会后,里卡选择退役,“在29、30岁那会儿,我只想过上普通人的家庭生活。”结婚生子,改随夫姓“瓦拉里”,抚养三位孩子长大。直到索契冬奥会前的那个赛季,里卡·瓦里拉在芬兰女队担任领队,队里人开玩笑说里卡应该复出,“躲在某处对冰球的情感,就这样被唤醒了。回来的感觉很快乐。”
里卡·涅米宁或者是里卡·瓦里拉,有理由为自己所做的选择并为之付出的一切而骄傲。3比2击败俄罗斯终场哨响那一瞬,全副武装的里卡奋力地翻过护栏,将自己的头盔抛向半空,冲入场内与队友们拥抱在一起——这名第一位入选国际冰球联合名人堂的非北美球员,这名第一位入选名人堂后再次复出的勇敢者,又为自己添加了另一顶荣誉——冬奥会史上第一位时隔二十年后重返领奖台的女选手。
▲基坎·兰道尔(左三)与杰西卡·迪金斯(右三)。
将那些“不可能”在你眼前变作“活生生的现实”,这是体育带给人类最美好的体验。而在最高阶的奥林匹克舞台,你总能在不经意间邂逅传奇。就在里卡与队友们还留在关东冰球馆的场地中心肆意庆祝胜利时,平昌阿尔卑西亚滑雪中心正在见证一场足可谓之伟大的越野滑雪赛。
在最后的直道发起全力冲刺,在距离终点线不足十米处完成超越,15分56秒47,美国队的杰西卡·迪金斯最终险胜了瑞典对手不过五十公分。这场从始至终竞争呈白热化的女子团体竞速赛决赛,可以让所有人领略到越野滑雪独到的刺激。迪金斯与队友基坎·兰道尔组成的美国队赛前并不被看好,毕竟越野滑雪是欧洲选手的世袭领地——在这项决赛前奥运会所产生的全部213枚越野滑雪女子奖牌中,欧洲摘取了其中的210枚,剩余为加拿大所得。比赛的进程大抵如人们设想的那样:挪威与瑞典交替领先,美国队只是紧随其后,看起来她们有机会争夺奖牌。金牌?哈!
迪金斯疯狂的冲刺,最终书写了一部童话。“我们赢了奥运冠军?”过线后的迪金斯问队友,而给出确切答案的基坎·兰道尔,其实也只感到了阵阵不真实。这位35岁的美国老将在自己出赛的三个赛段里完美完成跟随任务,最后一次交棒给迪金斯时只落后领先的挪威队0.75秒,为逆袭打下了坚实基础。此时,只有不真实感才是真切的——五届奥运会,17场越野滑雪赛事,兰道尔没有赢过一次,最接近领奖台的是四天前女子4×5公里接力赛第五名,而第18次尝试有了不同。“这是我20年来为之努力的目标,它今晚终于降临了。”领奖台上,比起迪金斯的欢畅,兰道尔笑得收敛,甚至带着一丝拘谨。
▲即将年满38岁的玛丽特·比约根在五届冬奥会上收获14枚奖牌,成为冬季奥林匹克运动史上第一人。
别忘了此时站在兰道尔左手侧的玛丽特·比约根,今晚的另一位传奇。还有一个月将满38岁的她是挪威队的领袖,更是女子越野滑雪运动的旗帜。今天的这块铜牌是比约根在五届冬奥会上所获得的第14枚奖牌,由此超越同胞奥莱·比约达伦(13枚奖牌),成为冬季奥林匹克运动史上第一人。
“当身为运动员时,你永远只会想着下一场比赛。也许等我有时间时,会回头看看,想想自己究竟是怎么做到这些。但现在还不是时候。”比约根的淡出只是时间问题,但传奇早就播下了种子。一同获得季军的队友迈肯·法拉,就是追随着而来的后辈,“能和她在一起比赛,就是梦想成真。当我还是小女孩时,就通过电视看玛丽特的比赛,我想和她滑得一样快,我想在她身边参加奥运会。”
邂逅传奇,追随传奇,这就是奥林匹克的生命力。
(本报平昌2月21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