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名资深音乐剧演员自杀引发对百老汇的广泛质疑。现年57岁的演员杰夫·洛费霍尔兹自1996年音乐剧《芝加哥》登陆百老汇后,一直担任小报记者玛丽·珊珊角色的替补。6月22日,导演沃尔特·博比要求他连唱了五遍珊珊的标志性歌曲《好的一面》后,突然爆发要求洛费霍尔兹辞职,洛费霍尔兹在给朋友的短信中提到导演非常“野蛮”。六天后,洛费霍尔兹自杀了。
据《纽约时报》报道,洛费霍尔兹的自杀以及他最后一次排练的遭遇让百老汇戏剧团队粗暴的管理方式被揭开了冰山一角。《芝加哥》是百老汇上演历时第二长的演出,迄今演出了9000多场,总收入高达6.25亿美元。洛费霍尔兹与剧组签订的合同期限为《芝加哥》上演期间,这是百老汇的通行条款,因为大多数音乐剧的演出寿命只能维持几个月,《芝加哥》这样长寿的音乐剧实属罕见。但舞台的光鲜并未改善演员的境遇,随着年龄增长洛费霍尔兹近年已很少有机会登台。在最后一次排练后,有目击者听到制作人与他争执“22年来,你赚的钱已经比我多了”,而事实上洛费霍尔兹的年收入仅为10.6万美元,是百老汇的最低标准。曾参与《芝加哥》演出的多位演员表示不为自杀事件感到意外,因为导演经常恐吓威胁他们,而音乐总监则粗暴地贬低、羞辱演员。在《芝加哥》演出的后台,演员们摆上了洛费霍尔兹的纪念照片。
更多演员在社交媒体上揭露了他们遭受的折磨。“欺凌是百老汇后台肮脏的小秘密,”演员罗伯特·杜索德在博客中写道。“自从洛费霍尔兹惨死后,我们听取了演员的意见,发现尽管预防骚扰已经取得一定进展,欺凌行为仍然非常普遍。”美国演员权益协会执行董事玛丽·麦科尔表示。
百老汇演员群体将愤怒的矛头直指制作人和导演,但作为顶尖剧目的汇集地,百老汇向来对演员要求严苛,忍耐艰苦的排练是大多数演员的生活常态。洛费霍尔兹作为《芝加哥》剧组的替补演员,职责包括每周八次打电话确认是否需要演出,即使不必上台,演出期间他也必须留在附近,以备不时之需。洛费霍尔兹为此安家在《芝加哥》上演的剧院附近,偶尔外出吃饭也只能挑选附近餐厅。生前好友表示“有时他不得不在演出中途紧急赶到替补上台,这需要钢铁般的神经。但珊珊是他梦寐以求的角色,他仿佛生活在音乐剧中。”
《芝加哥》演出剧照
美国演员权益协会已开始调查洛费霍尔兹的死因,而《芝加哥》的制作人也聘请了自己的律师进行调查,并表示将“反思排练的过程”。随后该律师发现事态非常棘手,不少演员质疑调查并不客观,只是为了洗脱“逼死”洛费霍尔兹的嫌疑,因此拒不配合。
编辑制作:吴钰
责任编辑:王彦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