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沪剧表演艺术家、王派创始人王盘声因病在上海逝世,享年93岁。王盘声弟子、著名沪剧演员孙徐春告诉记者,“老师这两年身体一直不太好,经常住院,三四天前器官衰竭引发各类并发症,大家都隐隐担心他熬不过中秋。”昨天孙徐春赶到医院时,王盘声刚刚去世不久,虽然已有心理准备,但没能见到老师最后一面仍觉得十分遗憾:“老师一路走好,天堂里也要敲更读信。”
博采众长创立“十生九王”的王派
说起王盘声创立的沪剧王派唱腔,老戏迷挂在嘴边的便是一句“十生九王”,说的就是在他之后的沪剧小生,10个里面有9个都要学王派。王派唱腔潇洒飘逸,音色甜润,演绎各种人物时又注意博采众长,融会贯通,所以不管是 《碧落黄泉》 里的汪志超,还是 《新李三娘》 中的刘智远,都成为戏迷心中的沪剧经典形象。
不过,最初学艺的王盘声可是另一番模样。15岁时,他在姐姐、著名沪剧艺术家小筱月珍的引荐下,拜在了上海滩簧名家陈秀山门下,随后进入沪剧前辈筱文滨组建的文滨剧团。那时候的王盘声性格内向,又操着一口苏州方言,不被大家看好,甚至有琴师预言:这个小鬼出道遥遥无期。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老琴师的“预言”成了他奋斗的动力。那个年代正是滩簧改称申曲、从农村走向城市的转型期。想要脱颖而出,王盘声的秘诀是“偷师”。只要剧团有演出,他都会仔细观察,揣摩演员的表演。在他的“偷师”名单中,不仅有陈秀山和筱文滨,邵滨孙、解洪元的唱腔特色也被他一并学去。在《黄浦怒潮》中,他整合“中板”、“赋子板”、“三角板”等完成一整段唱腔,开沪剧男声成套唱腔的先河。
他是学生眼里的“弥勒佛”
对沪剧艺术的执着追求,让王盘声活得很纯粹。他不争名夺利、不动气,凡事总是笑眯眯的样子,让学生私底下都喊他“弥勒佛”。
而这个“弥勒佛”也有严肃的一面。“沪剧就是我的生命”,王盘声将这句话写在随身小本的封面上自勉。晚年的王盘声,虽不能登台演出,可平日里哪怕吃饭上厕所,也一直在小声哼唱沪剧旋律。
他对沪剧的热爱和体悟不仅影响着自己的学生,也让不少同行晚辈深受启发、感染。王盘声昔日讲课时的一句话让上海沪剧院院长、著名沪剧演员茅善玉至今念念不忘———沪剧学流派不能硬来,流派好像流水,要有变化。茅善玉说,“这是因为沪剧历史比较短,要在各个剧种中脱颖而出,就要有自己的独创性。”
正因如此,虽然是沪剧流派王派的创世人,王盘声却不希望学生亦步亦趋、固守流派。他曾说:“学王派,不要学唱腔,要学创作方法。”2014年,王盘声被授予第24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特殊贡献奖,这几乎是他最后的公开亮相。那个时候,他说话已经有些困难,却在临了留下一句话:“沪剧要在继承的基础上有创新。”
这并不是一句空话。对于王盘声来说,只有学生超过了老师,这传艺才算成功。孙徐春告诉记者,“老师当年的《志超读信》开创了男声唱赋子板的先河,成为沪剧迷心中的经典唱段,‘志超,志超,我来恭喜侬’几乎人人会唱。”上世纪80年代,孙徐春有意在《志超读信》的基础上,创作了一段《苏明读信》。相比于前者的稳健节奏,为了表现主人公狱中焦急的心情,他的《苏明读信》板式变化多节奏快。原以为这样的突破会让老师有意见,可是王盘声却不吝赞赏之情:“超过我了!”他还把两个唱段逐字逐句对比,告诉孙徐春哪里的创新值得肯定,哪里艺术上还有不足,比对待自己的演出还要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