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胡键(上海社会科学院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采访:李纯一 (本报首席记者)
软实力的内容已经完全“中国化”了
文汇报:您的《中国文化软实力评估及增进方略研究》于去年出版,其中构建了一套评估文化软实力的指标体系。能否为我们介绍其中和城市有关的部分?在“城市软实力”这个类别下,最重要的是哪几项指标?
胡键:“软实力”这个概念虽然是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提出来的,但中国其实一直在运用这个“软”力,甚至特别强调。《孙子兵法》就有“不战而屈人之兵”“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等说法;《道德经》也有“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的说法。即便是当今,中国学术视野中的软实力知识用了外来概念之壳,内容则已经完全“中国化”了。我在书中所构建的文化软实力指标体系,虽然是从国家层面来考虑的,但稍作调整同样可以用于分析城市软实力。
调整为城市软实力指标体系后,一级指标没有改变,包括四个方面,即“物质性资源产生的软实力”“精神文化产生的软实力”“制度文化产生的软实力”和“行为文化产生的软实力”四个。二级指标18个,三级指标最重要的有50多个,不过三级指标是可以根据分析的需要进行增减的。在整套指标体系中,对城市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城市的品牌、城市创新力、城市精神和城市品位,以及市民心态(素质)等。这些指标决定了城市的形象。
城市软实力一个非常重要的来源就是制度文化产生的软实力
文汇报:日前结束的市委全会提出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其中特别提到要放大共性优势,同时彰显个性特质,塑造独特的文化神韵。相比其他全球城市,上海在文化方面有哪些优势和不足?
胡键:文化的确是最能体现一个城市魅力的东西,也是一个城市的“软”形象。与其他全球城市相比,上海文化方面拥有诸多的优势: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江南文化、多元的个性和契约的理性相结合的海派文化,以及浸染革命英雄鲜血的红色文化,彰显了上海“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和“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当然,诸如文化产业欠发达、国际知名的文化品牌缺乏等,也体现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
文汇报:提振文化产业、品牌和设施,都不是一时之力可以完成,还需要长时间的制度与规范来为之保驾护航。
胡键:城市软实力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来源就是制度文化产生的软实力。这些制度包括权力运行的制度、市场公平性制度、社会参与的制度、对弱势群体保护的制度等。
从制度的起源来看,城市是制度的发源地,城市也必然是制度文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方。上海是中国最发达的城市之一,而上海人也以富有契约精神而闻名。
上海的法治建设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同时上海自贸区建设也是在制度创新上“先行先试”,因此,无论是权力运行的制度还是营商环境等制度,都凸显了上海的“桥头堡”功能。制度文明水平是现代城市最重要的标志,也是对外具有吸纳效应和辐射效应的重要原因。
城市软实力的建设需要充分利用好既有的硬资源
文汇报:您曾经谈到,“全球化指数”高的国家并不意味着其文化软实力就强。这一点似乎与大家的直觉认识相反。那么,一座城市在“全球化”之外,还需要哪些因素共同匹配,才能促进其软实力的提升?
胡键:“全球化指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指标体系,用一个指数来衡量的时候,就难免出现“一刀切”的衡量方法。有时候甚至所谓全球化指数越高,同质化程度也越高。而今天大家日益认识到,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越是本土的就越是全球的。因此,上海要提炼本土元素,赋予上海城市软实力以厚实的传统文化基础,这样,上海城市软实力产生的功效才具有持久性和可持续性。
当然,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是一个系统工程,鉴于此,我认为:
第一,城市软实力建设不能完全靠政府行为,最初的确需要政府推动,但软实力建设需要人人参与,从而使每一个人都成为这个城市的软实力。
第二,不能完全是城市软资源的挖掘,还应该继续利用好城市的硬资源。城市能够吸引外来人员旅游、定居、生活、工作和投资,首先还是在于城市的经济发展态势好,具有重要的经济发展潜力,能给人以更多的发展机会——这就是城市的硬资源。
第三,城市形象是城市软实力的外在呈现,我们不仅要关注城市的硬形象和静止的形象,还应该关注城市的软形象即文化形象和城市移动形象,也就是市民的言行举止所构塑的城市形象。城市形象具有多面性,每一个市民在任何地方都在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从某个侧面构塑城市形象。
第四,软实力的核心要素是文化,而文化讲究的是岁月的积淀,要久久为功。
第五,不能只关注资源而忽视资源的转化能力。文化是软实力资源,但并不直接就是软实力。文化资源要转化为软实力,还需借助于政府、企业、市场,乃至具体的个人的转化能力。
上海在城市发展已经取得重要成就的前提下,特别需要用软实力对城市形象进行新的赋能,对城市形象进行广泛的传播,让上海城市发展的精彩成为各国、各地区人们的共同向往。
作者:李纯一
编辑:施薇
来源:文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