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业协会2021年3月发布的调查显示,近八成个人投资者以手机等移动终端作为主要的基金交易方式;场外基金投资者中30岁以下的青年占比为28%,而主要互联网基金销售平台,如蚂蚁金服的30岁以下投资者占比达到了43%;投资者偏好的投资者教育方式也由线下转为线上,选择网络、电视等投教媒介形式的投资者比例最高。
资本逻辑和技术“合谋”,加剧青年人投资观念异化
近年来,基金投资的线上化和年轻化趋势日益显著。“年轻人买基金”已成社会现象,“韭零后”速成网络流行语,跟着网红选基金,基金持有短期化,甚至迅速卸载App,都反映出青年人基金投资行为中较强的投机主义倾向。基金存在较大的本金损失风险,适合具有较高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的投资者,但我们对京沪粤等地大学生的一项调查显示,仅有六成左右的大学生基民表示自己如实回答了投资前的风险测评问卷。在首次投资基金的动因方面,近七成受访者表示受到周边朋友影响,近六成受访者受网络内容影响,其中平台推送的内容位列浏览内容榜首。平台智能推送是平台运营推广与用户兴趣洞察的拟合,朴素的技术逻辑遭遇资本的逐利逻辑,共同导致了青年人在“信息茧房”中能动性和思辨性下降,加速了投资向投机主义的异化。
同时,在投资娱乐化和社交化的背景下,理财投资的意义异化为财富增加给人带来的心理体验,赢得的是投资收益给人带来的圈层内评价。网络理财博主和“理财教育”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以煽动性文案和超低收费吸引大量“投资小白”,不规范现象丛生。网络媒介上的投资叙事文字化、图像化、视频化,年轻的投资者获得仪式感、娱乐感、幸福感等附加体验,并将财富符号的变动、情感的愉悦哀伤等投资感受以数字叙事形式表达出来,既“反哺”着网络内容的建构,又真实地反映着青年人对投资、对人生、对社会的理解和态度。值得警醒的是,投资叙事的引导和控制取决于数字化编码,正是资本和技术的耦合,巧妙地实现了对投资者的无意识控制。
杜绝过度娱乐化,在线基金营销应回归本源
正如马克思所说,自我异化的扬弃同自我异化走的是同一条道路。数字化既可带来年轻人投资观的异化,亦可成为消弭异化的技术赋能。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语境之下,在金融投资领域同样需要建立法治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数字和平台治理体系。
第一,线上基金投资活动应回归金融本源,接受有效监管。中央财经委员会近期再次强调,金融活动要全部纳入金融监管。在基金销售层面,对于在线基金销售过程中的误导销售、诱导非理性投资等违规行为,应本着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初衷,通过加大监管资源投入,强化监管科技应用,切实提升行为监管的效能,真正实现“卖者尽责”。在基金投资咨询层面,应明确内容发布主体和平台企业在基金投资咨询中的边界与责任,尽快做到对在线基金投资咨询业务的监管有法可依。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方面,针对线上基金投资娱乐化的趋势及其加剧的青年人理财观的异化,应研究当前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的落实与实施效果,将相关要求落实到日常监管中,使之成为保护投资者权益的“行动中的法”。
第二,金融投资者教育应回归风险本源,防范利益冲突。中基协近日已提出倡议,要求基金投教宣传应引导投资者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和理性投资,严禁娱乐化。在倡议之外,对于年轻投资者而言,当务之急是要通过投资者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尤其是要增强其主动关注风险的积极性,以及应对机构强大运营体系对自身投资行为塑造的辨别力和抵抗力。为此,既需要自上而下的线上线下投教规划、部署和推进,更需要促进投教主体的多元化,尤其是强化非营利性机构的作用,以突出投资者教育作为公共产品的属性,防范经营性机构短期绩效目标与投资者风险教育之间的潜在利益冲突。
第三,国民教育在普及金融知识中应回归立德本源,培育核心价值观。普及高质量“财商”教育,要将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切实提高国民金融素养,培育公众金融意识。从直接面向年轻投资者的高校教育出发,一方面,应在建设一流线上投资理财课程的同时,扩大教育阵地,鼓励更多优秀课程根据网络媒介碎片化和交互性特征做相应调整,从大学慕课等主流在线高教平台入驻B站、抖音以及蚂蚁金服等高流量视频或基金销售平台,从而在同质化和娱乐化的信息环境中加入能够“入站”并“入心”的主流声音,形成对青年人投资行为的正向引导。另一方面,在传授金融知识的过程中,通过课程思政等方式引导青年人进行科学反思和理性批判,帮助青年人消解网络娱乐化所加剧的投资异化和财富幻象,树立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的财富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判断和行为规范,实现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在历史进程中的有机统一。
(作者单位: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作者:周叶菁
编辑:陈瑜
责任编辑:杨逸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