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的百岁老战士们回信,体现了总书记对老同志的关怀和对学习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视。这也是对社会科学工作者深入学习中共党史,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伟力,努力用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引导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一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仰、勇敢斗争的巨大鼓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常读常新。中国革命的历史发展,孕育形成了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活力的文化基因,建构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这一精神家园是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攻坚克难、开拓进取的支柱,也是当代社会科学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基层、贴近群众、融入生活、发现问题、建设智库、发展学术的重要法宝。
**传承红色基因,筑守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家园
红色文化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百年奋斗的光荣实践,凝聚着中国共产党的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呈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鲜亮底色,是中华民族历史的财富、时代的价值坐标,更是鼓舞国家和民族不断前进的永恒动力。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实践与思想是红色文化的主轴与主线。学习中共党史,多讲党的故事、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对于传承红色基因、筑守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家园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学习中共党史,可以更好传承红色基因。伟大的事业离不开伟大的精神支撑。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的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守崇高而坚定的理想信念,牢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发挥精神的能动力量,以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通过百折不挠的奋斗,带领中国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只有深入学习中共党史,才能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先进的政治属性、崇高的政治理想、高尚的政治追求、纯洁的政治品质,更深地爱党爱国,增强应对挑战、激流勇进的自信和动力。
学习中共党史,可以更好感悟中国共产党人高尚纯粹的理想人格。共产党人干事业,一靠真理的力量,二靠人格的力量。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发展中,我们党涌现的众多极具感召力的榜样标杆,是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的形象再现,是共产党人精神图谱的具体表现。
学习中共党史,可以更好地从历史中汇聚智慧,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任何真正的自信都不是空中楼阁,都具有坚实的力量来源。同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学习中共党史,就是要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丰硕成果,坚定“四个自信”。看一个制度好不好、优越不优越,要站在政治全局的角度去评判和把握,更要有历史的眼光和比较的视野。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才得以在这样短的历史时期内,创造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
学习中共党史,可以更好坚定人民立场,永葆共产党人的初心。一个人也好,一个政党也好,最难得的就是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价值取向,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它始终激励着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开拓创新、坚毅前行。当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事业都是干出来的,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中共党史和红色文化中获取创新创造的强劲动能
上海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中共在上海的活动,也扩大了上海的影响,增添了上海的荣光,从根本上改变了上海的面貌。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始终是推进上海发展的强大动力。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培育反映人民需求、时代特色的时代精神,始终是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自觉追求。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的精神,面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构造新发展格局的新任务,面对乘势而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使命,我们要重温百年奋斗的恢弘历史,积极从红色基因中不断汇聚继续前行的精神力量,深度挖掘、开发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接续谱写新的历史篇章,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首先,做好红色文化教育,使之成为传播文化自信的主阵地。我国长期重视教育、教化,中华文明才绵延不绝、传承至今。遍布上海和全国各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忠实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的利益不懈奋斗的历史,是传承和延续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和依托。红色文化场馆由于其联结时空、见证历史的独特优势,在中共党史和红色文化传播和增强文化自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们要深入挖掘,强化规划,更好发挥红色文化场馆在红色文化学习传播中的内容引擎、体验空间、传播媒体和合作枢纽功能,全方位开发主题精品课程,不断增强培训和传播的效果。
第二,做强红色文化旅游,使之成为传播文化自信的主战场。上海和全国有众多红色景点。红色文化旅游与坐在教室里的静听完全不同,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产生良好的社会教化效果和社会经济效益。红色旅游走进历史的纪念地,通过实物、文物、照片、音频、视频、讲解、体验等,构筑了一个个真实的历史场景,营造了一个个情境交融的氛围,使旅游参观人员有如身临其境,激发感想,感悟革命先辈的伟大与崇高,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从而达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目的。我们要进一步发挥革命老人、红色传人和红色文化场馆等的作用,加强红色旅游的正确政治导向性,使之成为坚定文化自信、坚守舆论阵地的又一主战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搞活了农村经济,是振兴乡村的好做法。”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发挥学有专长、联系面广、影响力大的优势,积极推动红色旅游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促进以红色旅游融合产业发展,助推乡村产业兴旺;以红色旅游带动乡村建设,建设生态宜居乡村;以红色旅游激活红色基因,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以红色旅游促进农民增收,增强农民幸福感获得感。我们更要结合上海红色资源的特点和影响,加强研究、推动融合、扩大传播,增添上海红色文化资源的集聚效应,引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保护开发红色资源,物质形态与精神形态并重
第三,发展红色文化,使之成为传播文化自信的主支撑。我们身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文化复杂多元,既要努力保持特色又要善于借鉴和吸收其它文化来发展自己。红色文化是中国文化自信的源泉,同样也需要发展创造、激发独特优势,才能使中国革命精神在与时代的结合中充分彰显出跨越时空、永不褪色的旺盛生命力,才能在交流交锋中提高自身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当今传承好红色基因,不仅要注重物质形态红色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更要注重挖掘并充分发挥精神形态红色资源的价值和作用,发展红色文化,推动红色文化入脑入心,以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激发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发展红色文化要注重文化的时代创造。发展红色文化还要善于培养红色文化人才,文化人才队伍是文化创造与传播的主体和关键,增强文化自信,必须在文化事业产业发展中加强红色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发展红色文化更要不断深化改革,破除红色文化创造与传播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的综合保护、开发和利用,使红色资源发挥出最大效能;不断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方式,注重分众施教,使红色基因在不同社会群体中都能得到有效传承;牢固确立赓续红色基因的实践导向,注重在实践中锻造精神品格,彰显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使沉睡在文博场馆的红色文物真正活起来;建立健全保障机制,整合全社会共同传承红色基因的合力,为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历史昭示未来,中共党史和红色文化饱含着深刻的历史哲理和珍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努力从中获取创新创造的强劲动能,汇聚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磅礴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