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是一日之功,我们既要有历史耐心,又要有只争朝夕的紧迫感。
长三角一体化推进中,难题很多,只有抓紧干,才能一个一个突破。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紧迫感:
一是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2019年长三角经济总量是24万亿左右,接近全国的四分之一,有各类企业800万家左右,今年最新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中,长三角就有20家,因此,长三角应该在推进全国经济双循环和高质量发展中争当排头兵。国内大循环为主不是封闭经济,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所以,中国市场就是世界市场。
二是要发挥数字经济优势,加快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2019年10月9日,21世纪经济研究院与阿里研究院共同发布《打造全球数字经济高地:2019数字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报告》,长三角数字一体化全国领先,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总量达到8.63万亿,占全国的28%,数字经济占当地经济总量的比重也达到了41%。推进长三角数字化转型非常紧迫,对于推进经济数字化转型,有学者指出,目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中存在着4种较为典型的惯性思维,对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形成了制约:业态治理“按行划片”的惯性思维,造成模式创新能力制约;数字化转型“单兵作战”的惯性思维,造成转型供给能力制约;就业保障“雇佣”的惯性思维,造成市场发展动力制约;生产资料“占有”的惯性思维,造成生产资料和要素制约。这些惯性思维在长三角同样存在,必须迅速突破,才能推动长三角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是要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中央今年多次开会强调产业链的补“链”、稳“链”、强“链”问题。长三角必须高度重视产业链建设,浙江、江苏、安徽各地都在推行产业链“链长制”,打通本地产业链,畅通周边地区产业链,正在编织产业链的“底图”、“蓝图”、“架构图”,汇总成一张产业链“路线图”,努力推动协同发展。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上海和长三角区域不仅要提供优质产品,更要提供高水平科技供给,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今年蔓延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公众全方位地认识了科技对整个社会的改变。有学者认为,广度上,科技实现了从区域到全国覆盖的生活数字化发展;深度上,科技推动了从中央到基层的政务数字化进程;速度方面,科技加速了线上线下从分离到融合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因此,加大科技攻关力度,提供高水平科技供给,不仅是长三角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对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支撑。长三角必须突破科技创新中的瓶颈问题,那就是科技成果转化中“转不好”、“转不出”、“不敢转”、“不会转” 等问题。其实,这些都是不容易解决的老问题,必须加快突破,从而更好地解决高质量发展中对科技供给的迫切需求。
长三角一体化需要各类工程、项目和投资,但更需要思考和解决很多问题。比如,都市圈内的城市功能如何自觉重组?港口一体化涉及“江、河、海、水、公、铁”六要素联网,体制机制的障碍如何突破?将近800万家企业,产业链如何打造?等等,所有这些,都依赖改革开放。长三角上上下下必须解放思想,必须在大局意识、全局意识中思考局部利益,在保证局部利益中发展全局利益、长远利益。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必须认真布局,缜密实施,防止“先开枪再瞄准”,不可以有避开难点、跳过问题的投机心态。对进步负责,应该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所有人的共识和自觉。长三角一体化需要跨越形态一体化、功能一体化、治理一体化、认同一体化这样的过程。所有参与的城市都需要思考,如何学会用合作的姿态去拥抱对方。
葆有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历史耐心,需要坚定不移的信念、勇往直前的担当、攻坚克难的执行、行稳致远的恒心。只有拥有这种耐心,才能做到方向不变、动力不减。有了这种耐心,就会凝聚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精气神。20世纪80年代苏南诞生了被全国各地效仿的“四千四万”精神,那就是: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踏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在新的时代,一种新“四千四万”精神正在广为传播,这就是积极适应时代的“千变万化”、主动经受创新的“千锤百炼”、在发展前沿展现“千姿万态”、在新征程上奔腾“千军万马”。希望这种精气神成为长三角一体化的有力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长三角在过去的40年中,创造了很多奇迹,但同样需要继续跋山涉水,奋勇前进。不忘初心,就有奋斗的勇气和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牢记使命,就有获得成功的决心和历史耐心。
作者:徐根兴(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编辑:于颖
责任编辑:杨逸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