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第19届上海市社会科学普及活动周正式启动。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慧琳讲话并宣布科普周开幕。本届科普活动周以“奋进新时代 筑梦新发展”为主题,吸引了全市上百家社会单位参与。百余项精彩纷呈的社科普及活动,将为广大市民献上一场文化思想大餐。
今年是“十三五”收官,“十四五”开局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恰逢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为主要议题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在即,本届科普活动周的首场主题论坛聚焦“十四五”规划与上海未来发展,上海市经济学会会长周振华、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复旦大学教授彭希哲、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副所长于新东,就如何对上海的发展进行再审视、再谋划,如何切实体现上海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坐标和方位,如何体现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定位和站位等话题,从“十四五”规划出发,共论上海的未来。
开幕式上,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徐炯为中共上海地下组织斗争史陈列馆暨刘长胜故居、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纪念馆(周公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会址纪念馆、浦东开发陈列馆、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国歌展示馆六家2020年新增“上海市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授牌。开幕式上还通报表扬了2019年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成绩突出单位和个人。
据主办方介绍,借助全市社科普及大联动的平台优势,通过切身实感的科普内容和丰富多样的科普形式,紧扣时代脉搏,广泛凝聚共识,推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的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普及化,是本届科普周的一大特色。科普周期间,将聚焦“四史”学习教育、中国进口博览会等重大主题,推出多项反映党的创新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科普活动。
10月27日,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市政治学会与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四史’关键词”主题13号线地铁专列将在淮海中路站启动。本次地铁专列从市社联与市政治学会、澎湃新闻共同发布的“‘四史’关键词”专栏文章中取材,精选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的代表性事件,以文字介绍与图片呈现相结合的方式展示在地铁车厢里,构建起流动的“四史”学习阵地。
10月27日,6集系列短视频《为什么是上海(第二季)——探寻“王牌”成长之路》发布会将在市社联举行。《为什么是上海》系列短视频共三季18集,由市社联拍摄制作,以建党百年为时间基线,立足“四史”,聚焦上海,彰显了上海这座人民城市的红色文化底色,是一部“四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在2018年《为什么是上海(第一季)——探寻上海红色基因》6集短视频的基础上,《为什么是上海》第二季,将集中展现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在国民经济、科学技术、思想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地位。第19届上海市社会科学普及活动周期间,从10月27日起,第二季在上观新闻APP上线播出并全网推送。
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即将于11月5日在上海举办。10月28日,“科技与人文对话”广播节目将邀请上海市商务发展研究中心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张娟、华东师范大学政治系主任吴冠军、华东理工大学食品药品监管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少伟等来自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两界专家,从贸易、科技、产业、人类发展多个角度,与听众共同探讨“进博会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科普活动周期间,市社联还将联合复旦大学、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静安区文物史料馆、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等多家单位推出“梧桐树下的红色印记”主题校园巡展、“让红色场馆走进大众视野”现场体验活动、《中共上海地下党口述历史》系列纪录片展映、“定向南京路”青少年“四史”教育主题定向等数十项主题活动,让党的创新理论精髓走进群众,深入人心。
此外,还会有更多贴近社会发展和百姓民生的精彩社科普及活动与市民见面。法治图书漂流进地铁、“康乐工程再出发”社区治理大家谈、“悦读阅美 点亮童年”亲子科普绘本阅读DIY活动、“忆‘金’彩岁月 奔幸福小康”老物件展、“立民族之魂 树文化之根”魅力汉语网上语言文字知识竞赛等一百多项科普活动,将覆盖全市16个区,涉及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和当前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话题,满足不同受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上海市社会科学普及活动周是一个全市范围的群众性社会科学普及活动平台。自2002年创办以来,已经连续举办了18届,共开展了3000余场特色鲜明、内容丰富、针对性强、影响面广的科普活动,参与人次突破160万,成为上海市民一年一度的文化节庆。
作者:陈瑜
编辑:陈瑜
责任编辑:杨逸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