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的“强供给年”。3月,《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首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对劳动教育作出顶层设计。7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细化了中央要求,着力解决劳动教育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近日,上海推出《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从上海作为超大城市开展劳动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探索劳动教育的“上海经验”。这些重磅文件的相继出台,对于贯彻新时代教育工作根本方针、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就制度层面而言,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在我国教育方针中占据重要地位,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所决定的。早在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就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995年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将我国的教育方针表述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但在实践中,劳动教育近年来逐渐成为短板。从微观层面看,青少年不愿劳动、不会劳动、看不起劳动、看不起一线普通劳动者、不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的情况还比较普遍。如餐饮浪费之所以成为一个长期难以根治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缘于劳动观念缺位,一些人对劳动、对劳动果实不尊重。从中观层面看,当下学校最重视的是与考试成绩密切相关、与升学率密切相关、与学校绩效密切相关的智育,而非劳动教育。从宏观层面看,我国职业教育相对不强,其根源与劳动和劳动教育被边缘化、职业教育被认为是“二流教育”的观念存在某种关联。
劳动教育之所以成为“尴尬的存在”,有复杂的成因。首先是教育理念存在偏差。尽管劳动教育确有德育的成分,但它对劳动观念、劳动素养、劳动能力的培养,德育并不能完全涵盖。其次是劳动教育模式有待改进。劳动教育被简化为观念的灌输和蜻蜓点水般的技巧传授,这种僵化的、仪式化的教育教学,难以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是教育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劳动教育与学生评优、升学、就业等需要脱节,与学校业绩需要脱节,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沦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当前,无论是从坚持立德树人的角度,还是从改进学校教育的角度,抑或是从完善教育体系的角度,今天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需要重申劳动教育的价值。要在大中小学全面加强劳动教育,探索劳动教育的“上海实践”,必须找准着力点。首先要树牢“五育”并举理念。“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劳动创造世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离不开劳动,也离不开劳动教育。加强劳动教育需要在实践层面将劳动教育重新置于我国教育制度的中心位置,提高到与德、智、体、美教育相并列的高度。其次要优化劳动教育模式。要提高劳动教育的实效,需要创新、优化劳动教育的组织实施路径。一方面,就实施主体而言,劳动教育要实现从过去的单一由学校组织实施,转变为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育人;另一方面,就组织形式而言,要实现劳动教育课程与课外劳动教育相结合,“润物细无声”地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与劳动能力。最后要改革教育评价制度。劳动教育能否真正得到重视、能否真正付诸实施,取决于有什么样的教育评价。要牢牢抓住教育评价制度这个“牛鼻子”,将大中小学加强劳动教育与深化教育评价制度改革结合起来、与“破五唯”结合起来,通过全面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进一步突出劳动素养的地位。
(图为网络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