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曾说:“城市即人。”城市是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混合体,城市的主体永远是生活在其中的人民,只有人民才能塑造城市之魂,让城市更有温度。把握人民城市的人本价值,应该成为检验城市空间优化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疫情的爆发让我们认识到城市空间致密化给疫情防控带来的困难。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城市公共空间的优化分配如何体现人本价值、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居民生活值得我们思考。
更公平合理的城市道路空间分配
新冠疫情突发,居家隔离政策导致街道活动减少,释放了城市道路空间,也让我们重新思考道路空间的功能性与空间使用权的平等性。
机动车与行人对于城市空间的占用一直存在一种紧张关系,针对新冠疫情的各项严防政策让街道不再有日常的交通拥堵状况,却也让聚集人群的公共交通工具不再是出行的最优选择。疫情下,欧洲许多城市将原本被汽车占据的街道重新进行划分,使其为步行、骑行和使用轮椅的人提供服务空间。骑行与步行空间的拓展成为当下以及后疫情时代更能满足城市健康的合理需求,保证足够的物理社交距离,或可成为“可持续的交通计划”。
“人的活力”是评判一个城市的关键要素,是川流不息的人群让城市地标建筑更具有人气吸引力和活力。解放被机动车压缩和占用的城市道路空间,我们需要更宽的人行道,需要对主干道进行步行化改造,对公园广场进行合理扩建;在繁忙的道路上建设自行车道,缓解上下班高峰期的交通拥堵状况,健康出行;在公共交通领域,保证有足够安全的社交距离空间。
增加维护公共健康的城市空间
有专家提出:城市空间的改变影响了人类日常行为模式,从而导致了疾病谱的改变,慢性疾病成为城市人群的主要健康威胁。这次疫情致死病例中的很大一部分都是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而这些基础疾病的诱因除了不健康饮食外,有相当程度也源于现有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缺乏对于居民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引导。
城市空间发展的致密化与城市公共卫生有着紧密的联系,居住密度与疾病传播之间的联系,在公共卫生中被称为“城市惩罚”。防疫常态化增强了城市居民日常预防疾病的行动意识,城市公共健康空间的提供成为居民的一个重要需求。这一城市空间分配需要有专业的公共健康指导标准,应当听取公共卫生领域的专家对城市空间利用的建议。同时,应急医疗设施的快速建设在面对疫情爆发时起到了关键作用,如武汉临时改建的大规模方舱医院,快速实现了大量轻症患者收治。这种满足“平疫转换”多功能需求的低成本快速响应,或许是未来体育场馆等大型公共设施设计改造的发展方向。
安全而具有韧性的商业空间分配
政府关注着城市建设的格局与利弊,而人民关注着城市的细节与体验。要让人民群众成为城市发展的积极参与者、最大受益者、最终评判者。在对疫情应急响应的不同时期,居民对于街道空间的需求也有不同变化。街道上需要有足够的空间来保持安全的物理距离,势必要对空间作出重分配。
安全而具有韧性的商业空间是从疫情之下恢复城市烟火的关键因素。一方面,需要政府规划部门制定清晰的项目目标与计划;另一方面,需要进行实地调研,把握经营者与居民的真正需求。为此,可以发挥社区组织的功能,与社区中的经营者、居民代表进行沟通、实地勘察,掌握临时适用为充分利用和空置空间的相关信息,就如何整改以及面临的障碍提供反馈意见。
增强公共空间容纳低收入及弱势人群的能力
建设“人人都能拥有归属认同的城市”。在上海的一些旧城区,同一个街道空间,有着不同的居住环境。不同区域、人群、城乡对城市空间的需求是不同的,而人性化的城市应当包容多样化人群,对多元需求的差异化表达予以关注。
目前,导盲犬等工作犬类仍与宠物犬一起被禁止进入许多公共场所和交通系统;公交车上很少见到有为轮椅上下车所设置的斜道;公共建筑里的楼梯和门槛更是阻碍了残疾人的进入。现在正处于高速的社会转型与城市更新期,城市空间对于弱势群体更人性化分配,体现着一个城市文明与城市发达的程度。
此外,在城市数字空间,“智慧城市”的建设要着眼实际,积极开发一些适用于老年人、低受教育程度群体、残障人士等群体的智能型产品与服务,关注和保障弱势群体的诉求和利益,增强公共服务的特色性和适用性,缩小不同群体对智慧城市认知的差距,才是打造人性化城市、人文化气息、人情味生活。
作者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中国法治战略研究中心
上海市重点智库供稿
作者:胡萌
编辑:陈瑜
责任编辑:杨逸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