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作为应用型极强的护理学科,不仅仅需要高水平及高层次护理研究与提升,更需要解决量大面广的一线护理人才紧缺的社会需求,更需要以一线护理的实际问题为导向开展应用转化研究。当前护理学科建设,相较于追求“高峰”,更应该打造厚基础、硬地基的“高原”。
◆高层次、创新型的护理人才与普及型、应用性护理人才都是护理学科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但普及型、应用技术型护理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抓住主要矛盾,才能破解护理人才短缺的难题。
◆社区护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亟需构建完善的支持保障体系。建议加大对慢病和社区老年护理与健康管理、母婴护理、人文护理与安宁疗护等护理专科方向建设的支持力度,强化政策保障与经费支持。
护理是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的健康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护士群体的奉献功不可没。据统计,此次疫情全国援鄂医疗队员共计4.26万人,其中护士占了近70%,达到2.86万名。上海援鄂医疗队员中,护士占比63.1%,共1041名。我们要感谢护理人员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肯定他们在医学与健康提升中的独特作用与价值,更要关心他们的职业发展与学科成长,让护理学提升到应有的高度,让护理学科与人才培养回归到医护同等的地位上。
随着人口老龄化、疾病谱改变等,人民群众对护理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建设高质量的护理人才队伍,做好全生命周期、全方位的护理,对推进健康中国与健康上海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加快推进护理事业发展势在必行。
把握我国护理服务发展的四个主要趋势
护士工作在临床一线,工作在人民群众健康维护和生命救治的第一线,他们在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健康、挽救生命以及在人的生老病死的全过程都发挥着专业的作用。这个专业的作用,一方面是要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的健康;另一方面是减轻患者的痛苦,应当讲护士的工作和每个人的健康都分不开。新时代背景下,护理模式向“以健康为中心,以家庭和群体为单位,以社区为重点”转变,社会性、整体性、系统性特色凸显,对护士的综合能力要求更高,能够运用多学科知识了解和评估病人的健康状况和需求,为实现患者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促进预后恢复提供支撑。总的来说,笔者认为我国护理服务的发展主要有四个趋势。
服务模式整合化。医疗服务从以疾病为主导转变为以健康为主导,以医院为基础转变为以社会为基础,从治疗为主转变为预防为主,从依靠医疗卫生机构转向全社会参与,护理服务模式也在发生相应转变,更加注重身体、心理、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对健康的综合影响,更强调跨部门、跨领域的协同,为患者提供更加系统、全面、连续的护理服务。
应用场景多样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管理需求已成为影响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这类需求主要分布在社区、家庭或者养老、康复机构,2019年国家启动了“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使护理服务的应用场景更加多样化,促使护理服务走出医院,走向社区、家庭和养老、康复机构。
工作方式现代化。随着护理内涵加深,服务范围拓宽,服务需求和场景的多样化及智能化时代带来的机遇,护理服务的工作方式也亟需借力现代科技的优势,与时俱进,创新方法和途径,实现护理学科与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效率。
终身学习常态化。随着新型医疗设备、新药、新剂型不断进入临床,护理从业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知识水平。同时,健康社会及信息化时代知识更迭,护理人员的终身学习成为常态化。贯通一体化的护理继续教育,符合护理职业的发展,也是护理事业持续提升的必然趋势。
护理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的三个“短板”
人才数量短缺与亚洲医学中心不相匹配。护士数量紧缺是本市和全国的共性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2017年数据显示,全球每千人护士数量均值是3.48人,其中挪威最高为18.12人,瑞典11.57人,日本11.52人,新西兰10.87人,德国10.82人,加拿大10.05人,澳大利亚9.59人,美国有8.55人,英国8.29人,意大利6.7个,巴西6.5人,韩国6.97人,新加坡5.9人。上海较之全国,护士数量已属上乘,截至2018年底,上海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为3.86,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的均值8.7人差距也较大,实际上,上海接受着全国各地的病源,医疗压力巨大,为缓解护理资源不足的矛盾,很多医院不断增加聘用制护士数量,但依然无法满足临床工作的需求,更是与上海作为亚洲医学中心的城市发展定位不相匹配。本市护理人员数对标OECD国家均值(8.7人)的缺口是12.1万人,对标挪威(18.12人)则缺口数量为35.65万人,数量上捉襟见肘可见一斑。
学科建设定位与实际需求尚需进一步衔接。为了引导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紧密结合,上海在2014年启动了高校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通过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整体提升上海高校学科建设水平,培养一流创新人才。然而,作为应用型极强的护理学科,不仅仅需要高水平及高层次护理研究与提升,更需要解决量大面广的一线护理人才紧缺的社会需求,更需要以一线护理的实际问题为导向开展应用转化研究。当前护理学科建设,相较于追求“高峰”,更应该面对当前护理的紧迫需求并遵循护理学科建设的内在规律,打造厚基础、硬地基的“高原”,坚持以“应用型、特色性、国际化”为特色的人才培养导向,坚持规范化、专业化、时代化为职业取向的护理本科教育方向,加大应用技术型护理人才的培养力度及质量水平,这不仅有利于本市护理学科的发展,更能有效推动护理人才队伍的可持续提升。
护理资源配置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有待进一步整合。当前,无论是应用技术型护理人才的培养模式,还是创新研究型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实现很好地衔接、共享和连续性贯通,护理学科资源、师资队伍以碎片化形态散落在各高校及附属医院中。当前本市正在大力推进全球卓越城市和亚洲医学中心城市建设,全面整合护理教学、科研及临床资源,是推动护理学科的良性、高质量发展关键路径,亟需相关政府部门及院校与医院等统筹资源、顶层设计、科学配置、有效组合,尽快形成并出台实现两种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有序衔接、连续贯通的制度方案。
紧扣行业发展趋势更新理念创新发展
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将护理学学科纳入一级学科,为护理学的发展拓展了更大的空间。然而,护理学科的发展与人才培养需要紧扣行业发展趋势,进一步更新理念、改革模式,保质增量、创新发展。
一是优化布局、错位发展。高层次、创新型的护理人才与普及型、应用性护理人才都是护理学科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依存、互为支撑。但普及型、应用技术型护理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抓住主要矛盾,才能破解护理人才短缺的难题。因此,必须加大对普及型、应用性护理人才的培养及应用技术型院校护理学科专业建设的重视和支持力度,政府相关部门应大胆创新,给予更大的政策倾斜,搭建有效的高原学科扶植策略,确保多层次护理人才的成长及应用性护理学科的特色发展。
二是协同合作、融合贯通。虽然上海在加大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方面推出了一系列举措,但仍然以常规学科建设思路即培育高精尖护理学科及人才为主,这与目前护理的社会需求无法匹配,而应用型护理人才培养虽然重要但不被重视。因此,构建高层次护理职教集团,整合各医疗机构与院校的资源优势,协同合作,构建 “中—高—本—硕”贯通的护理人才培养体系,不仅可形成上海护理人才的培养特色,同时能有效满足当今及未来护理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需求。
三是需求导向、前瞻布局。对接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让护士的工作既能够“顶天”,在技术上不断提升,更能够“立地”,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在哪里,哪里就有护士的身影,在内涵和外延上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社区护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亟需构建完善的支持保障体系。建议加大对慢病和社区老年护理与健康管理、母婴护理、人文护理与安宁疗护等护理专科方向建设的支持力度,强化政策保障与经费支持。培养社区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既包括基础护理能力,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健康管理能力、一定的专科诊疗能力和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四是优化氛围、加强激励。由于护士群体薪酬待遇偏低、社会地位不高、执业环境不佳、工作压力巨大等原因,严重影响了年轻人的职业选择,造成了护士从业人员的职业倦怠等问题。因此,建议利用每年一度的国际护士节机会,积极为护士群体做好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同时,合理提高护士群体的薪酬待遇,设定合理的护理晋升途径、评价标准及职称占比,提高护理高级职称的比例,遵循护理学科发展规律,加大护理学科建设的支持力度,提升护理职业的社会认同。
作者:黄钢(上海健康医学院院长)
编辑:陈瑜
责任编辑:杨逸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