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经济学家、《21世纪资本论》作者托马斯·皮凯蒂(Thomas Piketty)最近在法国《世界报》(Le Monde)的专栏中写道,虽然知识分子以及富裕的精英人士都支持欧盟当下一体化的形态,然而低收入阶层却持反对态度。这一分化现象对欧盟虽不致命,但危害仍然深远。回想过去25年来举行的所有有关欧盟的全民公投,工人阶级已经持续、系统地表达了他们对于欧盟建设的不满,相反富裕的上层阶级一直对欧洲一体化持支持态度。
皮凯蒂提到,在1992年法国就《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公投中,低收入、低资产以及低教育水平阶层有60%的人投了反对票,而高收入的精英阶层却有40%的人投了赞成票,然而依靠其绝对人数的优势,最终赞成票以51%惊险过关。同样的分化情况出现在了2005年法国就《欧盟宪法条约》的全民公投中,只是这一次,有80%的低收入阶层投了反对票,最终导致了55%的多数否决了此项条约。接着在2016年英国的脱欧公投中,低收入人群中70%的人选择了脱欧,于是英国最终以52%的多数通过脱欧。
我们该如何解释有关欧盟的公投一直持续出现上述这种明显的阶层分化现象?毕竟如果综合考察社会分层中的教育水平、收入和资产这三个维度,人们会发现,如今英国和法国的选民结构早已不再呈现出明显的阶级区分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选民中受教育水平最高的人群一直逐渐靠向左翼政党,高收入及高资产人群则继续给予右翼政党以有力支持。但在1992年、2005年法国有关欧盟的公投以及2016年英国的脱欧公投中,无论是左翼政党还是右翼政党中的知识精英和富裕人群都支持欧洲一体化的进程,相反受教育程度低、低收入和低资产阶层,无论其政党倾向,都反对欧洲一体化。
欧洲中央银行
皮凯蒂说道,上层阶级对此现象有一种解释,他们称工人阶级都是民族主义或者排外主义者。可是他们忽略了工人阶级的排外可不比精英阶层更明显自然。其实有个更简单的解释,过去几十年来欧盟的发展进程是基于不同国家间的普遍竞争,客观而言,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有利于流动性强的经济体参与者,即上层阶级受惠最多。所以,除非欧盟采取强力措施来消除社会不平等现象,例如对富人采取更高税收以减低穷人的税收,否则这种现象还会持续。
皮凯蒂认为,这种社会分化的现象其实并不是最近才有的,我们有必要从历史视角来看待这个问题。早在1938年的英国,年轻的社会活动家们发起过一个名为“联邦联合会”(Federal Union)的运动,旨在建立一个欧洲联邦,这一倡议迅速地得到学界的领军人物,如经济学家威廉·贝弗里奇(William Beveridge)和利奥尼尔·罗宾斯(Lionel Robbins)响应。随后,在此基础上,丘吉尔在战时的1940年6月向法国提出成立“法英同盟”(Franco-British federal union)的建议,但是遭到了当时正在波尔多避难的法国政府的拒绝,他们情愿将所有权力都交给贝当将军。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年的4月还曾有一批英法学者在巴黎就此计划召开过研讨会,提出首先在英法之间设立同盟,然后扩大到整个欧洲层面,但最终并没有达成共识。
经济学家哈耶克用自由主义思想阐释了他的欧洲联盟构想,哈耶克范式下的欧洲会是一个基于市场竞争、自由贸易以及稳定货币体系的贸易联盟。罗宾斯的想法与哈耶克相似,尽管他还提出了设立欧洲预算,特别提出了征收欧洲遗产税的方案,以防自由贸易以及人口自由流动都不足以促进繁荣,消除社会不平等现象。其他一些专家学者的观点则是更接近民主社会主义,例如贝弗里奇,他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拥护者,以及社会学家芭芭拉·伍顿(Barbara Wootton),她提议设立欧洲收入和遗产税,将税率提升至60%,并且设置收入以及遗产继承额的最高值。
皮凯蒂说,1940年4月举行的会议虽然并没有就成立欧洲联盟的社会与经济议题达成共识,然而因此引发的争论受到了整个欧洲的关注。例如来自意大利的反法西斯斗士阿尔蒂诺·斯皮内利(Altiero Spinelli),当时他正被囚禁在文托泰内岛的监狱中,在狱中他写下了《文托泰内宣言》(Ventotene Manifesto),呼吁建立一个自由团结的欧洲联邦以对抗将欧洲带入惨烈战争的民族主义。
皮凯蒂最后说道,虽然如今的欧洲并不需要是哈耶克式的,现今的欧洲也更多是在服务着能够获益的阶层,以更好地实施他们的阶级政策。不过值得我们深思的是,80年前就有着像伍顿、贝弗里奇甚至罗宾斯等学者视野下的欧洲联盟愿景,欧盟的发展是否可以走向另一个方向?
(综合编译自David Fernbach英译皮凯蒂刊登在《世界报》上的文章“Europe and the class divide”,versobooks.com等)
作者:编译 邱迪玉
编辑:刘迪
责任编辑:李纯一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